主题 |
对安远县农信联社提升农户小额贷款工作的调查 |
作者 |
钟绍丞(安远县农信联社 理事长) |
调研背景 |
农户小额贷款又称小额农贷,在过去的历史中对促进“三农”经济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改善农信社经营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是农信社最具特色的信贷品牌。安远县农信联社从2007年6月底开始,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开展小额农贷提升工作,经过三年多时间的艰苦努力,取得了农户高兴、政府满意、农信社发展、管理部门认可、工作经验全省推广的良好成效。 |
调研时间 |
2011年4月 |
![]() |
二是资信评定关。首先要选准选好资信评定小组成员,要通过调查了解和平常工作掌握的情况,将一些在本村中有威望、为人正派、又支持信用社工作的村干部或村民推选为资信评定小组成员,组长则必须由信用社主任担任;其次,在每次召开资信评定会前,信用社主任和信贷员要根据调查摸底的真实情况,先逐户形成一个初步的评定意见,再按照公开、公正的评定程序由评定小组确定最后结果,防止评级核贷不当。 三是贷款发放关。在发放贷款时,必须由农户本人持贷款证、身份证、存折到营业柜面办理,委派会计必须将农户的身份证、贷款证与信贷管理系统中建立的客户信息“三核对”一致后,由柜员办理贷款手续,并将款项转入客户预留的关联帐户中,不能直接现金放款,防止柜员发放虚假贷款。 (五)发挥功能,运用先进的管理手段 过去小额农贷都是靠手工操作,管理手段落后,管理环节紧密性不强,管理漏洞多。2007年3月份,全省信贷管理系统上线以后,安远县农信社及时组织全县员工认真学习使用信贷管理系统,充分发挥其功能作用,大大增强了信贷管理水平和风险防控能力,从小额农贷的调查摸底到贷款发放的诸环节中,每一步流程的后面都有技术的支撑,每一项技术的设置都围绕流程的风险防控,形成流程与技术环环相扣,共阻风险。 不仅如此,这种技术对风险的控制还起到了“关口前移”的作用,许多风险在联社核发贷款证时就可以发挥技术功能作用进行有效防范。比如,在防范假、冒名贷款方面,可以通过信贷管理系统中与公安部门联网的身份校验功能,对客户姓名、照片、身份证号码进行真伪验证;在防范一户多证方面,可以通过查验客户关联人信息进行确认;在防范评级核贷不当方面,可以通过查询客户信息中的家庭经营项目、经营收入以及历史信用记录进行确认。由于有科技的支撑,农户取得贷款证后,凭证就可直接到柜面办理贷款,不再需要经过信贷员和主任层层把关审批,柜员只要对客户提供的身份证、贷款证与建立的客户信息进行“三核对”后就可以发放贷款,办贷时间仅需2分钟。 (六)强化监控,建立有效的制约机制 构筑了从上到下、内部交叉、内外结合的全方位监控体系。一是联社对基层社监控。主要采取三种方式进行:第一种是远程监控。由联社信贷管理部门通过核发贷款证和查询信贷管理系统中已建立的客户信息来监控各基层社是否按操作流程来进行。第二种是实地检查。联社组织工作督导组或由稽核部门经常深入基层进行实地检查指导,发现问题现场整改。第 |
|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转到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