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作者 |
钟春华(人民银行定南县支行) |
调研背景 |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迅速加快其发展,既是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何有效地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实现县域经济金融的良性互动,是当前金融部门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
调研时间 |
2011年5月 |
![]() |
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在收缩县域网点的同时,业务重点也由基层转向大、中城市,由一般客户转向大企业,与此相应,基层机构信贷权力上收,支行有了项目需要层层报批,影响了国有商业银行在县域的资金投入。作为县域主要金融机构的农村信用社金融产品结构单一,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存贷款、收付结算等方面,由于结算渠道不畅通,导致其办理异地结算环节多、速度慢、手续烦杂,县域金融服务水平弱化,业务品种单一,影响了自身的盈利能力和支持经济发展的潜力。 (四)经济基础薄弱 一是社会信用较低,逃废债务现象时有发生,金融机构依法维权难度较大,银行资产依法执行难,往往赢了官司输了钱。 二是企业破产倒闭,给商业银行带来损失的同时,影响了其放款积极性,对金融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三是辖内企业经济运行质量不高。总体来看,企业规模偏小,组织松散,内部财务制度不健全,科技含量低,市场不够广阔,这些因素使得市内企业难以得到金融机构“青睐”。 四是信用担保机构尚未充分发挥作用。 三、促进县域经济金融和谐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体系,锁定目标,积极发挥窗口指导和引导作用 要构建与县域经济相适应的金融组织体系。一是加强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步伐,积极推进国有商业银行提升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服务水平,促进各行组建专司中小企业、民营、个体经济信贷业务和零售业务的专门机构,强化国有商业银行服务县域经济的功能。 二是全面提升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对县域经济的服务能力。加快做好农村信用社一级法人管理体制的改革,将其打造成“民营经济银行”的品牌,不断壮大资金来源,扩大经营范围,增加服务功能,以增强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 (二)进一步加大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的组建力度。 |
|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转到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