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作者 |
钟春华(人民银行定南县支行) |
调研背景 |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迅速加快其发展,既是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何有效地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实现县域经济金融的良性互动,是当前金融部门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
调研时间 |
2011年5月 |
![]() |
近年来,随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进程的加快,其经营更趋规范和谨慎,加之其经营策略的“抓大放小”,国有商业银行对辖内经济的支持力度稳中有升。从贷款投量来看,截至2010年底,国有商业银行在县内各项贷款余额为59650万元,占该县贷款余额的29.79%,比年初增加12223万元,占该县贷款增量的24.41%,在支持县域工业经济和中长期贷款方面仍占主导地位,重点支持了经营稳定、效益较好的优势企业的发展和重点项目的合理资金需求,如南方稀土、鑫盛钨业、保利制药、优利玛公司等一批优质客户均得到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四)引进银行成为重要补充 2009年7月,定南引进赣州银行。开业不足半年,贷款余额达17248万元,有效支持了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发展,成为当地金融机构政策县域经济的重要补充。 二、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金融服务缺位 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在欠发达县大面积撤并经营网点,机构向城市集中,县域金融服务组织体系出现萎缩化现象,乡镇机构全部撤出。种种这些均弱化了金融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服务力度。 目前,农发行主要承担粮棉油保护价收购贷款业务,农村信用社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虽然得到了进一步发挥,但由于自身存在的产权不明晰、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历史包袱重、资产质量差、服务手段落后等原因,在支农方面显得力不从心。同时,农村信用社业务范围主要以“三农”为主,难以有效支持整体县域经济发展。金融机构在县域的大面积撤并,最终导致对信贷投入的不断减少。 (二)县域资金外流 导致资金大量流出的主要是金融机构将资金上存,截至3月底,我县金融机构存贷比仅为49.5%,较规定差25.5个百分点。这些机构的吸储资金大部分被上存集中到省、市支持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重点行业,县域资金的大量外流,使地方经济的发展明显感到资金支持的后劲不足。 (三)金融服务弱化 |
|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转到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