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浅谈基层央行做好调研工作的体会及建议 |
作者 |
郑晓云(人民银行龙南县支行) |
调研背景 |
基层央行作为人民银行总行在地方的派出机构,是中央银行有效实施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神精末稍,适应于千差万别的区域经济,在提高货币政策的实施效应、做好货币信贷调研的各项工作中,基层央行的支撑作用不可或缺。在当前基层央行调研人员老化、调研经费紧缺的情况下,如何做好调研工作已成为当前基层央行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
调研时间 |
2011年4月 |
![]() |
三、几点建议 当前基层人行在调查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绝对不能忽视,造成调研工作在县市支行的弱化必须引起各级的高度重视。 1、思想上形成共识。 县支行在调研工作中不能缺位。县支行在人民银行货币政策传导体系中是重要支持环节,起着承上启下不可替代的作用,上联中支、下接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等微观主体,对货币政策的效应反映最直接、最灵敏、最及时,是这个系统的基础,如果缺少了这个基础,决策系统就会残缺不全,决策信息就会干涸枯竭。虽然货币政策的制定,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在人民银行总行,但货币政策的传导、监测、反馈必须有县支行的参与才能完成全过程。上级行应充分考虑县人民银行在调研反馈中的作用,完善一些发挥其作用的体制机制。 2、树立大金融大调研观念。 为上级行制定和调整货币政策提供依据。基层央行要转变观念,把金融调研放在重要的议事日程,改变过去金融调研的从属地位,及时反馈货币政策的效应。县支行在调研中善于作为。县人民银行在自己的辖区金融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在地方政府和政府部门眼里,人民银行在当地的金融机构中起着重要作用,虽然人民银行职能转换后,调研工作由实变虚,调查研究工作面临着新的工作环境和运行机制,但是,法律赋予和明确了人民银行的职能地位,县人民银行要更新观念,改革创新,全面履行职责,充分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全身心的投入调研工作中去,积极大胆地作为。 3、建立人员补充机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事业的成败,关键在人。要解决县市支行人员老化、青黄不接的问题,必须建立县级支行人员补充机制,每年从大专毕业生中选拔适合基层人民银行工作的人同充实到县级支行,特别要招收具有调研知识的人员充实到调研岗位。还要合理调配。在压缩辅助人员,增加专业人员的同时,要将爱学习、懂政策、精业务、会分析、善调研的“五型干部”调整充实到调研岗位,并适当增加人员数量。 4、创新员工教育培训。 |
|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转到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