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农村金融服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全南县案例) |
作者 |
谭启新(人民银行全南县支行) |
调研背景 |
近年来,全南县金融机构不断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工作,对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经济繁荣发展起了较好的金融支持作用。但是,随着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发展,现有农村金融服务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发展的需要。对此,人民银行全南县支行就如何在新时期下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在辖内展开深入调研。 |
调研时间 |
2011年4月 |
![]() |
二是大力发展农业保险业务,鼓励保险机构开拓农村保险市场,支持发展农村互助合作保险,加快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加大财政对农村保费补贴力度,为提供涉农业务的保险公司和参保企业与农户提供保费、经营费用和超赔补贴,加快建设农村再保险体系和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提高农村、农业抵御风险能力。 三是建立农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建立财政风险补偿基金,对由于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原因形成的农村中小企业贷款、农业贷款损失给予一定补偿,对涉农企业和农户贷款实行贴息,对涉农贷款发放较好的金融机构给予奖励,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金融资源的撬动和引导作用。 (四)加快制订和完善民间借贷有关的法律法规。 政府加强对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的管理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民间互助会等互助性的融资形式,引导民间借贷阳光操作、规范发展,使更多的民间资本有组织、有计划地注入农村金融市场。为农村经济建设提供各类金融服务,或者建立相应的中介机构,增加民间金融交易的正规性和安全性。 (五)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一是加大农村诚信教育和宣传工作,积极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大力推进信用村镇、信用企业和信用农户活动,在农村开展诚信教育,大力倡导信用文化,切实增强农民的金融法制意识,营造稳定、和谐的融资环境。 二是加快涉农金融机构农户信用档案电子化建设,充实完善基层人行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积极完善和提升信用农户、信用企业、信用乡镇、信用县建设。 三是建立失信行为惩戒机制,严厉打击逃废债行为,依法保护金融债权,提升金融机构对农村金融市场的信心。 四是建立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考核机制,制定落实严格的奖惩措施,把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纳入到部门考核范围,形成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长效机制,为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
|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转到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