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农村金融服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全南县案例) |
作者 |
谭启新(人民银行全南县支行) |
调研背景 |
近年来,全南县金融机构不断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工作,对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经济繁荣发展起了较好的金融支持作用。但是,随着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发展,现有农村金融服务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发展的需要。对此,人民银行全南县支行就如何在新时期下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在辖内展开深入调研。 |
调研时间 |
2011年4月 |
![]() |
加1万元)工行、农业、赣州银行在乡镇没有营业网点;在农村金融服务设备上,如自动柜员机1台,POS机3台(且均为今年年初安装)。农村金融服务缺失现象较严重。 (二)金融信贷产品缺乏,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 近年来各家银行系统虽然不断地加强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创新,但整体进展较慢,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多元化的金融需求。从当前支农信贷产品来看虽有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惠农贷款、个人经营性贷款等金融产品,惠农贷款须公务员担保、个人经营性贷款须提供营业执照及担保人,也只有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通过授信在支持基层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农村金融信贷产品的缺乏,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多元化的金融需求。 (三)农村金融风险补偿机制缺失。 由于农村保险业的发展缓慢,目前还处于初创阶段,农民金融知识又不足,缺乏主动投保意识,农业保险的覆盖率较低。同时,国家也没有建立相对完善的担保机制,缺乏相应的风险补偿机制,导致农业投资缺乏高效的风险分散渠道和农业风险保障机制,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和市场价格波动,农户就无力偿还贷款,把风险转嫁给银行,金融机构将蒙受巨大损失,进而制约了农村金融机构支农信贷投放的积极性,导致农村信贷资金投放不足。 (四)民间借贷冲击农村金融业发展。 目前,银行金融机构虽有各种支农金融产品,利率也相对较低,基层银行金融机构贷款权限的收缩,农民贷款手续难办,来回几次、几十公里也不一定能得到贷款申请,同时也增加了成本费用。而民间借贷虽然利率较高,但由于存在手续简单,深受农民青睐。如去年9月某村一农户通过惠农信贷到县城农行办理惠农贷款,由于手续的办理、贷款报批、规模的限制,来回了6次200多公里,最终还是因没有规模不能及时得到贷款。 (五)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欠佳,影响农村金融服务的积极性。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劣直接决定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建设绩效的高低。由于当前农村诚信教育和宣传工作滞后,信用文化缺失,农户和农村企业的诚信意识淡薄,农村信贷可抵押物又缺乏,贷款安全性难以保证,逃废金融债务现象屡有发生,影响了农村金融机构对对农村经济发展投入的积极性。据对某乡镇农户信用贷款授信农户有1682户,符合贷款授信786户,通过征信系 |
|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转到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