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信贷趋紧背景下基层国有银行信贷规模调控探析 |
作者 |
肖健 (赣州银监分局) 郭国腾 (农行赣州分行) |
调研背景 |
2010年,随着我国经济回转,经济金融宏观调控政策由宽松调整为从紧的政策导向,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不断提高,在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以及现行国有商业银行对基层实行信贷计划限额管理的体制下,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信贷规模调控面临新的困难和矛盾。 |
调研时间 |
2011年10月 |
![]() |
(三)城市县域业务双双发展战略是导致信贷规模调控困难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四大国有银行大力实施城市行和县域支行双双发展战略,分别出台了加快城市行和县域支行业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并且均强调加大城市行和县域支行的资源配置力度。 在当前宏观调控背景下,贷款计划资源是稀缺资源,要同时加大对城市行和县域支行的贷款计划资源的配置力度显然不现实,这就增加了在实施城市行和县域行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信贷规模调控的困难性和复杂性。 (四)股份制和其他金融机构规模受限是加剧规模调控困难的又一诱因。 近年来,股份制银行和法人银行机构贷款增势迅猛,而今年人民银行对法人银行机构规定其贷款增量不得超过去年同期,这将迫使相当部分原通过股份制和法人银行机构贷款融资的客户转向辖内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贷款,进而加剧辖内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规模供求矛盾。 三、有效应对信贷规模调控的几点建议 (一)用好增量计划是解决信贷规模调控困难的重要途径。 在信贷规模日趋紧张的背景下,用好增量信贷计划是破解信贷规模调控难的重要途径。为此,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要根据业务发展战略要求分配信贷规模。在信贷规模区域分配上,上级行要理顺好城市行和县域支行发展关系,信贷计划分配要统筹兼顾,不要顾此失彼;在信贷规模配置顺序上,要本着保优弃劣,先急后缓、先高后低的原则,确保重点客户(项目)或优良客户以及优先发展业务的贷款计划需求。 二是要根据分类指导原则合理分配信贷规模。由于各地地域不同、经济结构不同、经济增长方式不同,计划分配应依据各地经济情况,按分类指导原则,适度兼顾计划结构,以解决信贷规模结构不平衡的矛盾。 三是信贷规模使用要体现效益原则。面对信贷规模紧张现状,在信贷规模使用上应充分体现效益原则,即信贷规模在使用顺序上应遵循综合效益优先、信用等级优先原则,引导信 |
|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转到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