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从国库视角看稳健货币政策下县域经济的喜与忧 |
作者 |
欧阳青 (中国人民银行大余县支行) |
调研背景 |
为防止经济过热,防控通货膨胀,协调经济转型,从2010年起我国就一直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这一政策下县域经济如何发展?我们以国库视角对江西省工业强县“世界钨都”大余县进行了调查分析。 |
调研时间 |
2013年6月 |
![]() |
(四)重点企业效益好转,拉动效应显现。 1、企业所得税强劲增长。大余县内部分企业效益逐步回升,拉动企业所得税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全年累计入库10651.1万元,同比增收4152万元,增长63.9%,直接拉动财政总收入增长了6.5个百分点。主要因素:一是县农村信用合作社汇算清缴增收1449万元,并一举跃升为全县第三纳税大户,成为今年最大的亮点。 2、营业税增势稳健。随着县域经济的日渐繁荣,以及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大对现代服务业的扶持力度,大余县物流业、金融业、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呈现较快发展势头。全年营业税累计入库8219.7万元,同比增收1051.3万元,增长14.7%,增势稳健。主要增收因素有:一是销售不动产增收532万元;二是金融保险业增收611万元。 3、资源税、耕地占用税快速增长。该县资源税全年入库1795.4万元,同比增收570.5万元,增长46.6%,主要是四大矿山增收182万元及入库了非即期税收383万元;耕地占用税全年入库1035.1万元,同比增收803.9万元,增长347.7%,主要是土地拍卖征收927万元。 虽然在稳健货币政策下县域经济有了良性发展,但县域经济仍面临局限性和不足性,如财源基础不牢,收入结构依旧单一。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工业产品稀缺,工业依然是财政增收的短板,长期以来财政收入主要靠矿产品税收单腿支撑,对矿产品税收的比重过大、依赖度过高。其次,该县可用财力有限,收支矛盾仍然尖锐。随着增人增资、重点项目建设、民生工程等政策性支出资金需求逐步加大,有限的财政增长与不断扩大的资金需求难以相适应,收支矛盾十分尖锐。 二、 稳健货币政策下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从国库角度来看,笔者建议地方政府充分运用行政综合手段,实现经济金融双赢。 (一) 加强财源建设,着力培植新型财源。 大余县围绕促进经济转型发展和推动赣南苏区振兴,依托县域优势资源,大力支持钨及有色金属矿产品深加工、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食品药品等产业发展。一是大力培植财源,建立完善的财源培植机制,强化项目意识,紧紧抓住大项目不放松,健全扶持政策,深化财税服务。 |
|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转到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