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金融支持上犹“两茶”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
作者 |
陈惠民 (人民银行上犹支行) |
调研背景 |
“两茶”,即茶叶和油茶,是上犹县的农业传统产业。作为金融部门,如何积极跟进支持“两茶”产业改造提升,加速“两茶”产业化进程,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值得调查与思考。 |
调研时间 |
2012年9月 |
![]() |
期及产业发展特点,按照政策性农业保险模式,创新保险产品,在保险费率厘定中充分考虑“两茶”灾害发生的机率和强度的差异性,设置不同的保险费率,同时积极探索建立省、市、县及林农共同承担的保费缴交机制。 (二)积极调整信贷结构。 根据“两茶”产业政策,挖掘信贷投入新载体,县农村信用社要积极探索推行“两茶”抵押贷款;县农行要依托“惠农卡”、“小企业简式快速贷款”产品,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农发行要依托政策性业务的优势,积极支持“两茶”种植、加工及产业链的纵深发展;县邮储银行要重点开展小额贷款业务和对“两茶”种植大户的信贷支持;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根据实际,积极向上级行推荐“两茶”项目,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三)加快推进行业整合。 实行政策扶持和科技支撑,引导“两茶”产业通过资源整合、资产重组等方式进行优化组合。重点支持龙头企业的质量提升和规模化生产,推广“公司+合作社+大户带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通过合并、购买、入股等方式,促进作坊式加工厂向龙头骨干企业、名优品牌集中,逐步形成“两茶”的集约化生产和经营。 (四)加大金融服务力度。 积极主动了解“两茶”企业、茶农的生产经营情况和金融服务需求,创新出适合茶叶产业发展的金融配套制度和产品。如“农户贷款+贷记卡”、“信贷+担保或保险”、“经济林权抵押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农户大额信用贷款”等信贷业务。 贷款期限上,“两茶”贷款期限应与“两茶”生产周期相匹配,最长可为5年;贷款额度可根据不同林地和不同茶林龄,确定不同的抵押率和贷款金额;还款方式上,由于经营茶林的收益非一次性获得,贷款方式可按前低后高的原则分期进行偿还,以减轻种植户还贷压力。(赣州金融网) |
|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转到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