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发展非银行融资机构 纾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
作者 |
郭鑫林(农行于都县支行) |
调研背景 |
中小企业融资难已成为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瓶颈,如何妥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就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现状来说,金融机构要全面落实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在继续加大商业银行融资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外,还应该大力发展非银行融资机构,继续完善对中小企业的各项金融服务。 |
调研时间 |
2011年9月 |
![]() |
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中小企业通过银行机构获得的人民币贷款比年初增加3.3万亿元,年末余额同比增长22.4%,其中,小企业贷款比年初增加1.7万亿元,年末余额同比增长29.3%,增速比中型企业高11.5个百分点,比大型企业高16个百分点。由此可见,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最大的融资来源仍是各类银行。但是银行在进行选择时,出于风险的考虑往往会偏爱一些大型企业。同时对中小企业来说,很可能出现资金回流速度不够快,资金周转变数较大,这使得银行很难判断企业未来走向,贷款的风险就会增大,所以中小企业的融资往往呈现成本高,数量少的特点。因此除了引导银行的贷款意向外,更重要的是发展非银行的金融机构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目前美、日等发达国家中各种以资产为担保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如担保信贷公司、保险公司、各类投资公司、基金组织以及大公司集团所属财务公司的融资,是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来源之一。因此在我国也应该大力发展经营规范,监督机制健全的非银行的金融机构,以解决目前中小企业融资这一难题,而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完善担保行业建设,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担保信贷。 担保公司是根据银行的要求,让借款人出具相关的资质证明进行审核,之后将审核好的资料交到银行,银行复核后放款,并从中收取相应的服务费用的机构。如今很多中小企业之所以难以获得银行的贷款支持,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自身规模不够大,在与银行的交流中难以拿出有分量的本钱,这使得银行难免会有顾虑。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与担保公司合作,也许能成为融资的敲门砖,而且由担保公司对企业进行审核不仅减轻了银行的放款成本,而且专门化的服务能够提高公司对企业审核结构的质量和可信度。由此可见,担保公司无疑连接中小企业与银行关系的重要桥梁。 因此,要尽快建立和完善担保行业与金融机构的良好沟通机制。担保机构的担保首先是要获得金融机构的认同,对风险的控制和防范要达成一定的共识。建立起银行与商业性担保机构的交流机制,银行能够更好接受担保公司保函,减小中小企业融资难度,从而促进中小企业的大力发展。同时,政府方面也要加强对担保机构的支持。对于政策性的担保机构,政府应该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而对于商业性担保机构,应该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建立完善的市场准入政策,并给予适当的税收优惠,支持其健康平稳的发展,从而为中小企业融资建立更多更有信誉的中介。 |
|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转到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