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构建稀土产品终端产业经济链 推动苏区振兴发展 |
作者 |
刘然 (赣州银行群星支行) |
调研背景 |
有着“稀土王国”美誉的赣南,蕴藏着最大储量的离子型中重稀土资源。如果说稀土材料是千亿产业,稀土终端产品就是万亿产业。跳出传统思维框架,创建新的稀土产业模式是赣南面临的巨大挑战,也是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必备要素。 |
调研时间 |
2012年8月 |
![]() |
四要加强对本土稀土终端产品专家、企业家和相关人才队伍的培养,通过建立有效的考核奖励机制,引进人才和培养人才并举,形成重科研、奖科研、科研致富的优良氛围,形成一条集经济型人才、技术人才和企业家于一体的庞大稀土科技人才体系。 四、带动赣南“湘、粤、闽、赣”四省金融中心建设。 在我市建立湘粤闽赣四省金融中心的背景下,金融发展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互动式的。没有足量资本的投入和配套融资体制的支持、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生产组织变革将难以实现。战略性产业对金融工具的多样性和融资结构的耦合性,决定了其发展过程中离不开多种金融工具的相互配合和支撑,我市金融机构应在战略性产业机遇来临之际 (1)积极开发金融创新产品,适应新产业发展特性。 一是辖内各商业银行应积极开发金融创新产品,在流动资金贷款、银行承兑汇票等传统金融产品的基础上,加强对无形资产的评估能力,采取知识产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产业链融资、金融租赁、第三方担保、履约保函、预付款保函、关税保函等方式支持企业发展。 二是可考虑开发股权类理财产品解决大型企业融资问题。对综合实力较强的企业,通过发行投资方向明确的理财类产品将募集资金用于向固定借款人提供融资。 三是开展并购贷款,支持推动传统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进入战略性新兴行业。 (2)结合区域经济特点构建赣南本土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体系,实现风险资本的社会化和多元化。 一是建立和完善产业投资基金机制,引导风险投资、股权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在内的创业投资产业链体系进入,把民间积淀的大量资金吸引过来,满足创业初期的企业资金需求和民间资本的投资收益需求。 二是通过开发私募可转债和低信用等级高收益债券等金融产品,推进企业债券、公司债券、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发展,拓宽企业债务融资渠道。 |
|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转到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