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宏观经济 >> 正文内容

中国公布农村残疾人扶贫计划 2015年达到小康

来源:财新网    作者:蓝方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19日

【财新网】(记者 蓝方)中国农村有2000万以上的贫困残疾人,受残疾影响,他们普遍受教育程度偏低,缺乏技能,机会不均,成为中国贫困人口中最弱势的群体。

 

2012年1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下称《纲要》),提出要提高残疾人生活水平,缩小其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增加贫困残疾人家庭收入。

《纲要》提出,到2015年,农村残疾人生活总体达到小康;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残疾人不愁吃、不愁穿,全面保障平等享受基本医疗、基本养老、教育、住房和康复服务。

具体而言,《纲要》提出的政策措施集中于两方面:

一方面是针对有劳动能力和愿望的农村残疾人,为其提供创业、就业的机会。

《纲要》提出,要为其提供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开发就业岗位,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项目。同时,开发针对贫困残疾人的免抵押小额贷款产品,鼓励融资担保机构提供融资担保服务,要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更多用于支持贫困残疾人。

另一方面,强化对农村残疾人的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

《纲要》提出,未来十年内,要把符合条件的农村残疾人全部纳入低保,并参加新农保和新农合;确保农村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教育;有条件的地方,可适当提高对特困残疾人家庭危房改造补贴标准,并实施居家无障碍改造。

除此之外,《纲要》提出,要普遍开展农村残疾人社区康复和康复救助,在2015年初步建立起农村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框架,到2020年逐步完善该体系。

同时,《纲要》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扩大残疾人社会福利范围。

《纲要》提出,各级政府需分解指标,量化考核,县级残疾人就业扶贫服务机构要把各项专门的政策措施及服务向农村延伸,同时还要完善残疾人扶贫专项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

在业内学者看来,《纲要》中不少内容可圈可点。

“一加一”残障人文化发展中心创始人解岩认为,政府部门在扶贫工作中考虑到了残疾人视角,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同时《纲要》考核指标的设计也较为完善。“关键在于好的政策规划如何落实。”

解岩认为,要落实这些与残疾人相关的扶助政策,残联自身的组织建设十分重要。但是,当前县级残联非常薄弱,不少地区乡、村一级更是空白。要实现《纲要》确定的诸多目标,必须进一步细化有关措施,纳入党政官员常规绩效考核。

2001年,中国政府曾就农村残疾人群体出台“扶贫开发计划(2001-2010)”,此次则升格为“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纲要”。

目前,中国农村有2000多万贫困残疾人。由于残疾影响、受教育程度偏低、缺乏技能、机会不均等、扶贫资金投入不足等,残疾人仍是贫困程度最重、扶持难度最大、返贫率最高、所占比例较大的特困群体,是农村扶贫的重点人群。

分享:

来源:财新网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