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12日
将于明年一季度解禁的定向增发股票中,仍在破发范围的有八成之多。众所周知,除了被投资和投资关系之外,上市公司与机构之间还有唇齿关系。解禁日趋近,上市公司往往为报答机构“知遇之情”,或有意释放利好巩固投资者信心,从而帮助机构解套。由此,这部分公司反而隐藏着投资潜力。
《每日经济新闻》通过采访多位业内人士,为投资者梳理增发股中的投资良机。
今年以来,A股市场“跌跌不休”,自3000点一路猛降至2300点附近,上证指数跌幅达到20%。2011年参与增发的机构也成被套“重灾区”。在市场较好时,增发一向被认为是赚钱工具,几乎可实现无风险收益,但在今年惨淡的市场中,情况并非如此。
从数据来看,今年完成增发的158家上市公司中,有103家股价低于增发价,占到今年增发公司总数的65.18%。
去年完成增发的公司,2012年将陆续解禁,仅一季度就将迎来41家上市公司合计约34.18亿股解禁,然而,这些股票中仍在破发范围的尚有八成之多。“解禁虎”归山迫在眉睫,深套其中的机构将何去何从?
34亿定增股将解禁多数破发
今年以来,在货币紧缩政策持续升温影响下,上市公司的资金需求也愈渐强烈。据巨灵财经数据显示,2011年以来,共有158家上市公司完成定向增发,募资达1688亿元。
其中,有41家为今年一季度完成增发的公司,这意味着,在即将到来的2012年,这批公司将成为解禁的第一军团,合计约34.18亿股限售股将陆续“破笼”。
限售期将尽,机构们或可“落袋为安”,但今年行情惨烈,破发公司比比皆是,给参与增发的机构当头一棒。数据统计,在一季度即将解禁的41家上市公司中,截至2011年12月8日收盘,收盘价(未复权)在增发价之下的竟高达34家,即超过八成的公司仍处于破发状态。
其中,破发率超过50%的达到8家。东方雨虹(002271,收盘价12.62元)去年定向增发价为35元,增发上市第三日就跌破发行价,成为中小板最快破发新股,如今股价已跌至12.95元,破发程度达到63.%。长航油运(600087,收盘价2.11元)、长安汽车(000625,收盘价3.71元)、国脉科技(002093,收盘价6.28元)等破发程度也相当严峻,分别为61.81%、60.47%和59.55%。
较增发价下挫30%~50%的公司有17家。美菱电器(000521,收盘价5.14元)今年1月7日向包括四川长虹在内的不超过十名特定对象定向发行股份,募资11.78亿元,如今公司股价较增发价跌破了49.71%。
破发率在30%以内的公司有9家,包括美的电器(000527,收盘价11.65元)、黑猫股份(002068,收盘价6.45元)、獐子岛(002069,收盘价27.08元)、华联股份(000882,收盘价5.00元)、敦煌种业(600354,收盘价20.18元)等。
在上述破发的增发股中,《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国脉科技(002093,收盘价6.28元)、得润电子(002055,收盘价20.60元)、广百股份(002187,收盘价13.00元)在定向增发中获得社保基金的青睐。尽管股价表现不给力,但有社保基金作为后盾,心里恐不慌。
另外,国统股份(002205,收盘价17.81元)、得润电子等公司也受到公募基金的青睐,其中“华夏系”和“嘉实系”同时现身国统股份中。雅戈尔集团也积极参与了广百股份、中国国航(601111,收盘价6.53元)、凌云股份(600480,收盘价9.59元)等的增发,至今尚未“解套”。
券商:多数破发股可获正收益
近年来,定向增发成为上市公司最主要的融资方式之一,也为二级市场投资者带来了投资机会。
渤海证券指出,对于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来说,定向增发之所以存在大量投资机遇,一方面在于增发进程传递出公司业绩改善的重要信号,带给投资者丰富的想象空间,进而推动市场对该类股票的追捧;另一方面在于定向增发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之间的价差引发的股价波动,也为投资者带来投资良机,主要表现在市场价跌破增发价,而在增发之前或者解禁前后有回补的可能。
从2008年下半年以来完成的、目前已解禁的173例定向增发来分析,渤海证券发现,不论处在发行价之上10%以内的股票还是破发股,均能够获得正收益和超额收益,当股票跌破发行价30%以上时,其绝对收益率(70.99%)和超额收益率(38.10%)达到最高,超越大市的概率(75.00%)最大。经验分析表明,在增发完成前、增发完成至解禁之间、解禁之后破发的股票大多能取得较高收益。
因此,尽管大市堪忧、增发股较多破发,但获益的机会仍较大,二级市场投资者亦可把握良机。
招数分类
上市公司发力 四类增发股隐现“虎威”
弱市之下,众多的增发解禁股中,如何选择一个好标的?《每日经济新闻》梳理多年上市公司解禁前之千奇百招,选择了四类最具“牛相”的增发股,有望在解禁之际凤凰涅槃。
大股东增持股
随着增发股解禁期临近,眼见股价低迷,大股东自然责无旁贷,要想方设法为股价维稳,增持就是其中利器。增持公告一出,对市场信心自然能有所提振。
时代出版(600551,收盘价12.95元)就是一个例子。资料显示,公司在2010年6月5日以16.76元/股定向增发了3091.50万股。参与定增的有大正投资、康帛羽绒制品、长钢投资管理等共7家机构和企业。这部分定增的股票预计于2011年6月27日上市交易。
然而,公司股价一直疲软,今年1月底一度跌至14.06元,4月以来也一直在15元左右徘徊。7名参与增发的机构全部被套。
在此情况下,时代出版早在1月底就公告称,控股股东安徽出版集团于1月25日增持7.57万股公司股份,且拟在未来12个月内继续增持。在此之后,安徽出版集团再度出手增持119.82万股。
更有甚者如万马电缆(002276,收盘价9.90元),公司股价于定增完成前破发,大股东在定增后第二日立马增持,着急心态可见一斑。
市场热点股
市场从来就不缺热点,一旦上市公司沾上一丁点相关概念,走出一番独立行情便指日可待。在增发股中,上市公司“沾矿就涨”十分常见。长征电气(600112,收盘价12.55元)可谓其中翘楚。
资料显示,长征电气在2010年5月5日完成了定向增发。公司以12.3元/股的发行价向方正证券、沈汉标等共计8名特定对象发行了3689万股,这部分增发股将于2011年5月5日解禁上市。
增发后,公司股价直接从发行当日的14.69元跌至当年最低价8.9元,此后也是绵软无力,长期位于增发价下方。
2010年12月31日,公司突发公告称,拟采取购买矿业公司股权、联合开发等多种方式开拓矿产业务,通过充分整合遵义当地矿产资源,并对矿石进行深加工,完善产业链,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这则公告顿时扭转市场形势。从当天起,长征电气一路上扬,一直持续到2011年4月18日,并创下上市以来新高25.5元,期间涨幅超过140%。之后股价虽有所回落,但解禁日收盘价19.84元也远远高于12.3元的增发价,参与定增的机构自然是喜笑颜开。
高送转股
一些公司形势原本较为乐观,股价走势基本在增发价之上。不过受累于大盘,在增发限售股解禁日前夕股价突然下行,打了上市公司一个措手不及。此时,高送转就成为上市公司的补贴必杀技。通过较高的分红派股,轻松替定增机构挽回损失。广州国光(002045,收盘价6.92元)就出现过类似举动。
资料显示,广州国光在2010年5月10日完成了定向增发,公司以16.80元/股的价格,向包括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高歌平、深圳华强投资担保有限公司、中山市联成投资有限公司等发行了2188万股,募集资金3.68亿元。募资主要投向新增13万套音响产品技术改造项目以及偿还银行借款。新增股份的上市流通时间为2011年5月17日。
增发完成后,二级市场上广州国光股价迅速进入上升通道,半年多内,一直高于增发价,创下自2007年之后最高的21.2元/股。
进入2011年,形势急转直下,受大盘下跌及公司基本面无力支撑影响,公司股价持续下跌,并在1月17日跌破增发价。眼见解禁日临近,公司于4月26日推出了分红派股方案,拟于5月底实施10转5派1.2。虽然至公司增发股解禁日,参与定增认购的博时基金账面上亏损24%,其他4名认购对象也合计浮亏6453万,但有分红方案在前,定增机构安心不少。三季报显示,华强投资、高歌平、高歌平等至今未减持过公司股份。
业绩高增长股
倘若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良好,投资者自然投资踊跃。比如三安光电(600703,收盘价12.26元)、中恒集团(600252,收盘价11.73元)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三安光电在2010年10月13日完成了定向增发,公司向大成基金、嘉诚资本投资、华宝信托等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1.01亿股,每股发行价30元,募集资金总额30.30亿元。新增股份的上市流通时间为2011年10月13日。
三安光电增发价曾在今年9月底遭跌破,不过在定增股解禁前夕,公司适时发布了三季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5.85亿元,同比增长111.36%。有如此靓丽业绩,三安光电股价在解禁当日上涨2.2%,稳守增发价上方。
中恒集团于2010年6月12日完成定向增发,参与认购的只有华夏、华商两家基金公司。其中,华夏大盘、华夏优势和华夏策略分别认购212万股、260万股和11万股;华商盛世、华商领先分别认购270万股和260万股,认购价格为31.85元/股。该部分股票上市时间为2011年6月10日。
不过在定增实施后,随着发改委酝酿新一轮基本药物价格调整,医药股开始连续暴跌。中恒集团股价也上演了大“跳水”,从2010年6月17日开始不到一个月,股价下跌近30%,增发价即告失守,这也意味着参与增发的王亚伟惨遭套牢。
但中恒集团业绩相当拿得出手。资料显示,公司2010年全年实现净利润3.99亿元,同比增长217.06%;2011年一季度实现净利润2.16亿元,同比增长高达300.5%。市场对此反应十分积极,公司股价在经历2010年9月~11月的低迷之后,迅速回归高位,一直到解禁,都没再出现跌破增发价的情况。
解禁后的中恒集团为基金公司带来的浮盈实现了翻番。解禁当日复权后其收盘价为66.6元,涨幅高达109.11%。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