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陈志龙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04日
一个钱要走,一个死活硬拽着不放。为应对“6·30”时点上的存款考核,商业银行使出种种不合规的招数,不仅引发与客户的矛盾,给银行带来声誉风险的同时,还给银行的经营管理埋下隐患。
6月30日是银行业集半年末、季末和月末“三点一线”的考核时点,这段时间各家银行不惜血本到市场“抢存款”的鏖战到了最高潮,市场乱象背后的一些问题值得关注。
7月1日一早,记者再次来到南京城西一家买存款数额较多的银行实地看看情况。几个对公窗口前,齐刷刷地出现排队盛况,“都是来开本票,把昨天进账的钱划走的,开的都是临时账户,网银进来,本票出去。花了大价钱就玩这么一日游的游戏,真是没劲。还不如给大家发奖金。”一位记者熟悉的银行内部中层干部对记者说。
这是一家城市商业银行的小支行,因为在新区,吸储任务重,资金来源有限,眼看着完不成6月30日的时点数,动员买了两亿元左右的存款,花了近60万。“我们也不想要这种存款啊,问题是如果存款完不成,下半年的工资奖金基数都要下调,大碗里没肉,小碗里只能喝汤。”这家支行的当家人对记者抱怨说。
这些都是看中千分之三高收益的“洗澡户”,钱是留不下来的,洗把澡赚笔钱走路,圈子里现在有种戏谑的说法叫“一夜情——恋上你的千分之三”,南京工行一位行长说。
另一家国有银行的支行行长说,今年信贷和资金实在是太紧了,太多银行不自觉地卷入其中。加上网银普及,电脑上几个键一敲,密码一输,钱跑了你都不知道,晚上轧账才发现有个大窟窿。6月30日,此家国有银行下面的十几个支行的储蓄存款掉了三个多亿。后来行里商量,在网银控制系统上设计一个程序,对划出款项的指令设定故障指令,信号不能解包。
但客户很快就有反应,投诉电话打爆掉了。下午3点以后,过去没有划款限额的网银开始设限,日划款不能超过10万元。这样动辄上百万的大额资金就锁住,出不去了。上述国有银行某支行行长说:“没办法,都是给逼出来的,我们也不想这么干。这牺牲的是银行的信誉和品牌,两天是双休日,要在平时,向媒体和总行的投诉量要激增。”
这位支行长的话得到江苏省银行业协会一位秘书长的默认:“这几天投诉激增,主要是网银划款故障频生,过去没有限额现在突然冒出划款限额。有的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明明6月30日到期,上午即可兑付,却硬是不给兑,动员客户滚动买新一期的理财产品,客户不答应,引起矛盾升级。都是抢存款惹出来的事。”
一家银行的零售部老总说,上周是给存款计划搞得头昏,这个双休日是给储户投诉搞得不得安宁,一个储户200万的短期理财产品6月30日到期,想把钱转走,支行不想让客户转走,理财经理又不注意方法,磨得客户心烦了,打电话向媒体投诉,结果钱走了不说,还倒贴了2000元的苏果券,才把事情压下去。
现在的银行基本都上市了,年报和半年报都要向公众披露,关键时点上的存款数,对向公众扮靓财务指标、应付上级部门和监管约束,甚至是对下一阶段的奖金发放都至关重要。一句话,都是膨胀过度、考核和激励过度引发的问题。银行是经营和管理风险的特殊企业,在畸形的考核机制下,银行的商誉和管理风险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