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15日
本报记者 李婷
受能源转型及新兴产业需求增长影响,我国优势小金属品种作为智造强链补链的“关键资源”地位持续凸显。由于受上游矿山建设、指标管控、生产成本、环保等因素影响,部分小金属品种价格持续宽幅波动。
去年以来,钨价持续处于历史高位,并在今年5月份再度连续上涨。一方面,行业面临持续高景气的繁荣;另一方面,受价格波动或扰动金属加工等环节。在复杂环境下,小金属生产企业该如何突破短期桎梏,并实现跨周期持续发展,在近日上市公司举行的业绩说明会上,小金属龙头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厦门钨业”)以自身的创新发展路径给出了行业“样本”。
核心小金属持续高景气
受到基建、机床工具、汽车、3C电子、光伏等领域需求拉动,2024年我国钨消费合计为7.08万吨,同比增长3.52%,其中,原钨消费为5.98万吨,同比增长4.19%。
数据显示,2024年,厦门钨业钨钼等有色金属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74.14亿元,同比增长5.78%;实现利润总额25.25亿元,同比增长7.55%;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整体延续增长态势。
5月13日,厦门钨业董事长黄长庚在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钨与全球产业结构紧密相关,其下游消费对价格变化并不敏感。当前钨业供应较为紧张,光伏用钨丝等领域需求增长,长期来讲看好钨业景气度。
近年来厦门钨业积极拓展钨在光伏用钨丝、特种领域等产业的应用,取得显著成效。例如,光伏领域用于切割硅片的钨丝,给全球钨需求贡献了5%至8%的增量。需求突然增长,供需短期内处于失衡状态,因此近几年钨价处于较高水平,并在高位趋于稳定。
“细钨丝全年销量1354亿米(其中光伏用钨丝销量1070亿米),同比增加56%。”黄长庚进一步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公司核心应用领域,切削工具产品深耕中高端市场及海外市场,在3C、航空航天和新能源汽车领域实现较好增长;硬质合金产品克服行业需求增长放缓等不利影响,聚焦国内外细分市场精准施策,销量同比增长,盈利基本持平。
整体看,基于公司创新研发能力,公司钨加工产品主要针对中高端市场需求,因此应对钨价波动影响,毛利率依然保持了较好的水平。
长期看,公司计划通过进一步提升资源保障为公司发展进一步赢得先机。
“目前,公司钨方面的主要产品是精密刀具,公司正加快步伐,或将通过收购兼并等形式,力争在国内率先实现从卖产品到卖整体解决方案的转变。在钨资源的保障上,公司目前的钨资源保障率为20%,未来计划争取将资源保障率提高至70%。”黄长庚如是表示。
持续加大全球化布局
在回答投资者关心的关税问题对公司出口业务影响时,黄长庚认为,整体出口影响并不大,公司早已启动了海外办厂等应对预案。
在保持国内市场竞争优势的同时,厦门钨业海外基地布局稳步推进。
黄长庚表示,公司早在2019年启动了泰国基地建设项目,投资约1.9亿元建设年产800吨硬质合金生产线,目前已经为投资者实现了较好的回报率。在此基础上,依托海外资源,公司计划进一步在泰国建立完善产业链;2024年公司调整泰国硬质合金生产基地二期项目,计划投资达4.8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厦门钨业下属子公司能源新材料上市企业厦门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厦钨新能”)在法国建设的电池正极材料基地(中法合资企业)也在有序推进中。
“公司2017年就开始布局固态电池相关材料,在固态电池上主要围绕正极材料和固态电解质进行布局。”厦钨新能董事长杨金洪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去年推出的NL全新结构正极材料具备增强优势的同时还能进一步提升耐高压性、稳定性,及充放电速率等,能用廉价金属替代部分贵金属如镍、钴等,目前已经处于量产初期,未来有望进一步降本增效。
万联投资顾问屈放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认为,随着全球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加速迈进,对小金属的需求将持续增长。能源转型是全球主要国家长期目标,为小金属带来长期增量需求。随着清洁能源战略在全球稳步推进,新能源汽车、风电建设需求稳步增长,有望带动各类小金属需求持续差异化增长。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