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中国金融 >> 正文内容

中国银行业的未来规模

来源:欧洲金融网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08日

   普华永道发布《2050年的银行业》报告预测,到2023年,中国国内银行业资产预计超过30万亿美元,超越美国跃居全球第一。此份报告将中国银行业资产超过美国的时间提前了20年,经济危机之后中国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国银行业出现高速发展。

  金融危机爆发后,七国集团国内银行业资产及相关利润的全球份额在不断下降,金融危机将众多西方的银行“拉下马”,但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墨西哥、印度尼西亚和土耳其(简称“E7”)这7个发展速度最快的新兴国家的银行却避开了此次危机的影响。从市场价值方面看,中国的一些银行已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报告预计到2050年,E7(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墨西哥、印尼和土耳其)的国内银行资产总和将超过七国集团(美、日、德、英、法、意、加)银行资产总和的一半。这将给西方国家的银行带来压力,并促使西方国家的银行消除因信用危机所产生的影响。

  普华永道的此份报告是基于对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信贷以及净息差等因素的估算。普华永道预计,到2050年,全球银行业资产将达到3000万亿美元。这份报告还指出,E7的增长将依赖于各自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开放市场引入新竞争,减少官僚主义和预算赤字,以及增加农村教育这几方面因素。

  报告同时指出,印度的国内银行业规模有望于2035年超越日本,跃居世界第三。由于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将导致人口迅速老龄化,增长率将不断放缓。从长期来看,印度有潜力超越中国。

  若各国政府实施广泛促进经济增长政策,且不会有任何灾难性事件导致经济偏离增长轨道,普华永道首席经济师John Hawksworth称,到2050年,全球银行业资产将翻两番,达到300万亿美元。

  分析师认为,世界经济的地域布局会出现根本性的转变,将对就业机会、语言学习和金融体系产生巨大的影响。此次金融危机中,由于新兴市场的银行相对避开了资产价值缩水的厄运,这种转变在银行业中似乎得以加速。

分享:

来源:欧洲金融网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