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中国金融 >> 正文内容

美再掀次贷调查 矛头直指三大银行

来源:中国金融网综合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19日

    俗话说,树大招风。三家华尔街主要银行——高盛、美国银行和摩根士丹利——恐怕最近又要叫苦不迭。

  继美国证监会(SEC)等金融监管部门后,纽约州总检察长埃里克·施奈德曼(Eric Schneiderman)近几周开始收集材料,拟对上述这些银行进行抵押贷款方面的新一轮调查。消息人士透露,纽约州总检察长埃里克-施奈德曼办公室的官员要求与华尔街三家主要银行代表进行会谈,讨论有关抵押贷款证券业务的调查案。

  这些银行在发放抵押贷款时,将其打包成住房贷款有价证券,然后出售给如养老基金、共同基金和保险公司等投资者。

  目前尚不清楚施奈德曼将把重点放在拜占庭式的证券化过程的哪些部分。其发言人表示在调查的早期阶段,检察长会拒绝置评。

  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联邦和州监管机构提交了若干起民事诉讼,最突出的一桩诉讼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对高盛提起的一项诉讼,最终高盛同意支付5.5亿美元来了结此案。

  “投资者控诉银行潮”

  据《纽约时报》披露,施奈德曼要求三大银行提交关于它们在信贷繁荣期间抵押贷款证券业务的信息和文件。纽约州总检察长办公室的发言人称,调查处于初期阶段,不会就此调查发表评论。

  然而,知情人士透露,施奈德曼办公室官员已经要求与美国银行、高盛集团和摩根士丹利代表举行会谈,会谈内容主要涉及银行贷款联营业务等多方面的信息,尤其是这些银行如何在金融危机前,将无数住房贷款捆绑成证券,然后出售给诸如退休基金、对冲基金和保险公司等投资者。

  金融危机过去两年多后,监管部门为何又掀起新的一轮调查?业内人士表示,这主要是与司法部门响应最近的投资者控诉银行潮有关。尤其是4月15日,美银支付11亿美元给债券保险商Assured Guaranty,用于赔偿被美银收购的CounrtyWide金融公司所销售的21种总额达到52亿美元的住宅抵押债券(RMBS)对后者造成的损失。

  据了解,由于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资产支持证券(ABS)、住房抵押贷款证券(MBS)和担保债务凭证(CDO)等更为复杂的结构性证券化产品让投资人损失惨重,为了挽回损失,投资者就把矛头指向了当初推销证券化产品给他们的银行。针对银行的起诉层出不穷。

  “这是非常敏感的话题。可以说投资者的控诉不仅随着金融危机的发展而不断增多,而且也没有随着经济的复苏而放慢步伐。”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三大银行之一的贷款证券金融分析师告诉记者。

  银行的“监管重负”

  除了上述三大银行,其他银行的日子也并不好过。摩根大通和瑞信银行近日就收到了SEC的传票, 因为美国最大的债券保险商MBIA起诉摩根大通以及瑞信银行,声称它们没有履行共同负担住房抵押债券损失的义务,在当初打包住房抵押贷款进行证券化的时候有欺诈行为。

  投资人起诉银行要回损失,银行的监管部门跟进,这似乎成为近两年来的一种惯性模式。

  “作为投资者来说,有很多眼睛来看金融机构,他们会感到更安全。但是对金融机构来说,我挺同情它们的。经常会有不同的监管者来监管,监管者之间也没有协调。”加拿大帝国银行的执行董事卢菁在接受采访时说,“银行的监管者很多,纽约州的总检察长办公室也是其中之一。美国证监会、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和美联储都可以起诉它们。金融机构有很多的"婆婆",它们都想声称自己的工作很有成效,这给金融机构带来了很多负担。这就是我们过去说的"监管负担"。”

  据了解,联邦和州监管机构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已经提交了数起民事诉讼。最突出的一桩诉讼是SEC对高盛提起的,高盛的首席执行官和相关的前雇员被请到国会山,在电视转播镜头前接受议员们的质询。

  投资人的诉讼仅限于赔偿损失,而监管者的诉讼则要求银行另外交付罚金。最终高盛于2010年7月15日同意支付5.5亿美元来了结此案,其中3亿美元作为罚金交给SEC,剩下的2.5亿美元交给投资人作为他们损失的赔偿。

  另外,监管者的诉讼可以完全独立于投资人提起的诉讼。投资人和解撤诉,不代表监管机构没有权力继续追究。

  “以前有美银与两房之间对房屋抵押贷款证券化时出现问题的和解协议,但是和解协议对纽约州总检察长没有效力。所以他们可以另起炉灶,做自己的调查。”卢菁说。

  5月3日,对银行没有直接监管权的司法部也加入了起诉大军。负责起诉的司法部曼哈顿联邦检察官办公室在长达48页的诉状资料中指责德意志银行及其收购的下属MortgageIT公司“不计后果地挑选一些违规抵押贷款,不顾借款人是否有足够的偿还能力”,多次欺骗美国联邦住宅管理局,虚报其发放的抵押贷款质量,从而误导联邦住宅管理局,使其相信这些贷款符合保险发放标准,由此获得美国政府相关担保,从而造成美国政府支付了高达数亿美元的保险赔偿费。司法部要求德意志银行赔付3倍于损失金额的赔偿金,此外还要求德意志银行就欺诈行为缴纳惩罚性赔偿金和罚金,总数超过10亿美元。

  “这些诉讼可以促使管理层在评估并购交易的时候更多考虑到法律风险,执行更加完善的尽职调查。无论是美银还是德银,这些被起诉的问题都是下属子公司被收购前完成的,现在都要它们来赔付。”上述贷款证券金融分析师告诉记者。

  专家表示,从政治角度来说,政府部门想做点事,从而显示自己的重要性。无论是德意志银行的官司还是最新的纽约州总检察长调查,最终,还是可能重复老的套路:银行们想避免麻烦,就付一笔钱和解,但是不承认自己的错误。

  链接:

  次级抵押贷款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

  近来美联储连续17次提息,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升到5.25%。利率大幅攀升加重了购房者的还贷负担,美国住房市场开始大幅降温。

  受此影响,很多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借款人都无法按期偿还借款,购房者难以将房屋出售或者通过抵押获得融资。于是普通居民的信用降低,债券的评估价格下跌,一些次级贷款公司开始向投资银行出售资产来抵押债券,但其向投资银行提供的债券担保凭证存在风险高、流动性弱的特点。为分散风险,投资银行向一些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和对冲基金提供流动性强风险较低的担保债券凭证换取流动资金。然而一旦抵押资产价值缩水,危机就会产生,而且会波及整个链条。

  在美国次级贷款市场占七成份额的房利美和房迪美公司,由政府主宰,将贷款打包成证券,承诺投资者能够获得本金和利率。随着这两家公司的丑闻爆出,整个次贷市场开始争抢这两家公司所购贷款,整个过程中,新的市场参与者出于逐利目的过分追求高风险贷款。

  当房利美和房迪美还占次贷市场主导地位时,他们通常会制定明确的放贷标准,严格规定哪些类型的贷款可以发放。时至今日,由于全球成千上万高风险偏好的对冲基金、养老金基金以及其他基金的介入,原有的放贷标准在高额利率面前成为一纸空文,新的市场参与者不断鼓励放贷机构尝试不同贷款类型。

  许多放贷机构甚至不要求次级贷款借款人提供包括税收表格在内的财务资质证明,做房屋价值评估时,放贷机构也更多依赖机械的计算机程序而不是评估师的结论,潜在的风险就深埋于次级贷款市场中了。

分享:

来源:中国金融网综合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