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证券参考 >> 正文内容

具身智能赋能康养产业 多家上市公司联手布局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22日

       当前具身智能的落地探索主要聚焦工业场景,另有部分企业侧重于家庭场景,布局康养场景的企业更是“少数派”。但风向正在转变,赛道头部企业已在加大对康养场景的投入。
 
  在5月21日召开的具身智能康养机器人协同发展大会上,麦迪科技、创耀科技、中坚科技等上市公司与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共同启动产业协同发展机制,打造康养场景下任务驱动的群体智能平台。此前,傅利叶、智元机器人等具身智能公司也表示加码康养场景。
 
  在业内看来,面对老龄化社会迫切的照护需求,具身智能有望在康养产业中“大显身手”。但具身智能技术复杂且牵扯多个细分行业,其在康养场景的落地自然也离不开多方协同。业内呼吁,在政府、企业、养老机构三方合力下,一个“能交互、有温度”的康养机器人时代能加速到来。
 
  “拉人入群” 共建生态以推进落地
 
  在具身智能康养机器人协同发展大会上,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总部)主任郑军奇发表观点称,康养机器人作为科技与康养深度融合的产物,为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但要实现康养机器人的产业发展,仅依靠一家企业、一家机构的力量远远不够。
 
  “具身智能技术涉及方方面面,包括机器人本体、场景、数据等。在这个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作用,又要依靠科研院所、高校技术的研发优势,同时还需要政府在政策引领、标准制定上给予支持。”郑军奇说。
 
  在业内看来,需要政、企、机构三方合力来破解产业难题。首先是政府通过顶层设计、整合资源,开放医疗养老场景试点;其次是企业层面解决硬件、软件以及成本方面的难题,打通技术到产品的闭环,让康养机器人走出实验室;最后是场景验证,引导养老机构开放真实的场景,收集用户与护理人员的反馈,最终实现从政策、技术到场景的全面协同。
 
  基于此,麦迪科技联合上海新徐汇养老服务有限公司、上海徐汇科创孵化器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并与华为、优必选科技、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中坚科技及创耀科技等头部机构共同启动产业协同发展机制,未来计划打造康养场景下任务驱动的群体智能平台。
 
  各方一致表示,康养机器人产业须打通“底层算力—技术研发—场景应用”全链条,更离不开政策引导、标准制定、市场培育等各方面的支持。
 
  据记者了解,各方将立足于自身业务优势,在机器人本体、数据、大模型、场景等维度形成互补。其中,华为打造的具身工具链,能够满足麦迪科技等企业在康养场景下的具身智能开发需求;优必选将以优麦机器人为载体,共同探索机器人在康养场景下的更多可能性;麦迪科技积累了丰富临床数据与场景落地经验,将重点推进机器人在日常照护、健康监测、心理陪伴、康复训练等领域的场景生态共建;上海新徐汇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未来将以养老院为核心场景,开放真实服务空间用于产品测试验证。
 
  “康养机器人一定是人形机器人极其重要的落地赛道,医院、养老机构、社区机构、家庭,都是康养机器人的潜在市场。对我们而言,不是要销售一台人形机器人,而是希望打造一个由人形和非人形机器人组成的整体解决方案,一个由任务驱动的康养智能综合平台。”麦迪科技副董事长、总裁翁康说。
 
  康养场景为具身智能提供“用武之地”
 
  当前,各个具身智能企业的场景落地还处于探索中,上述企业为何开始抢滩康养产业?
 
  一家人形机器人企业的高管向记者分析称,随着老龄化趋势愈发显著,未来市场对日常照料、健康监测及情感陪伴的需求会激增。技术成熟后,康养机器人可提供移动辅助(如上下床、行走)、饮食护理、药物管理等服务,直接填补传统护理人力缺口。例如,具身智能设备能协助行动不便的老人完成室内外移动,并通过传感器实时规划安全路径。
 
  在他看来,在高度标准化、重复的工业场景中,传统工业机器人在精度、成本上占据绝对优势,这些场景引入人形机器人“性价比不高”。而在康养场景中,人形机器人可以凭借交互能力、泛化能力脱颖而出,更有可能“大显身手”。
 
  在此前举办的首届具身智能生态峰会上,傅利叶创始人兼CEO顾捷表示,病患康复训练的核心需求,涉及认知训练、言语功能训练以及生活功能恢复训练等方面,这些都离不开与治疗设备之间的反复交互,也是具身智能未来可以发挥功能的领域。
 
  顾捷认为,在康复场景下,人形机器人产品不仅要满足动作训练需求,更要注重交互性、有共情能力,需要给病人提供情绪价值。这要求机器人能读懂语言、表情、动作,甚至情绪,能处理触觉、听觉、嗅觉等多模态信号,并及时给到相应的反馈。
 
  与此同时,具身智能能为康养服务提供专业化、标准化、精准化的科学方案,并加以规范化操作执行,可以解决专业人员水平差距问题并提升效率。例如,一名医疗师可以同时管理5到10台机器人,患者的训练强度和具体参数都可以由系统来进行标准化控制,从而提升整体效率。

分享:

来源: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无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