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宏观经济 >> 正文内容

“A+H”队伍加速扩容 超40家A股公司拟赴港上市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06日

    本报记者 毛艺融

    A股公司赴港上市队伍进一步扩大。仅4月22日至4月28日,就有8家A股公司向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港交所”)递表。《证券日报》记者根据公司公告及递表情况统计,截至5月5日,有46家A股公司拟赴港上市。其中,已向港交所递表并获得中国证监会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的A股公司有7家。

    在政策支持、港股吸引力提升等多重因素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公司谋求赴港上市,以期拓展国际业务版图、优化融资渠道、提升全球影响力。

    消费、科技公司占多数

    上述拟赴港上市的A股公司大多来自消费、科技等行业。例如,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东鹏饮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井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都是国内知名的消费品公司。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蓝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则来自新能源、芯片、医药等科技产业。

    “消费零售企业赴港上市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企业的国际化扩张战略、吸引国际投资者优化股东结构,以及香港资本市场在后续融资和股权激励方面更具灵活性等。”高盛亚洲(除日本外)消费零售主管兼并购主管Sushil Bathija表示,多数消费零售企业现金流充沛、盈利能力强、增长性高。

    此外,A股半导体产业链的公司也陆续宣布拟赴港上市,例如,存储领域“头部玩家”深圳市江波龙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高性能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企业苏州纳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无线通信模组和解决方案提供商深圳市广和通无线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和通”)、模拟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杰华特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AM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企业上海和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辉光电”)。这些企业集体赴港上市的背后,是半导体产业技术变革的加快,尤其是AI、5G、智能汽车等领域的爆发式增长。

    意在强化全球化布局

    强化全球化布局是拟赴港上市A股公司的共同目标。浦银国际首席策略分析师赖烨烨表示,一方面,赴港上市能够显著提升公司在境外市场的融资能力,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另一方面,还能助力公司在国际市场中进一步拓展业务版图,获取更大的竞争优势,增强其全球影响力。

    作为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A股上市公司“出海”业务广泛,海外收入规模也相当可观。以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伟股份”)为例,相较于2017年2.02亿元的海外收入,公司在2024年实现178.84亿元的海外收入,占总营收的44.5%,海外市场已成为核心增长引擎。

    中伟股份在4月22日正式递表。招股书显示,本次公司寻求港股上市,旨在推进国际化战略,建立国际股权融资平台,优化全球品牌形象,并提升综合竞争实力。

    类似的A股上市公司还有很多,比如4月23日递表的和辉光电,根据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其境外营业收入约13.53亿元,占报告期营业收入比例为27.29%。广和通4月18日披露的2024年年报显示,2024年境外销售收入占同期营业收入60.72%。海外布局上,公司始终坚持全球化发展战略,目前已建立辐射逾30个国家和地区的销售体系。广和通在赴港上市公告中称,此次赴港上市计划,主要是为加速全球化发展,提升品牌知名度及综合竞争力。

    港股市场吸引力提升

    政策层面,A股公司赴港上市迎来很多支持。去年10月份,港交所优化了A股公司赴港上市的审批流程,并且降低了A股公司发行H股的门槛。

    港股再融资机制也对A股公司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锦天城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云龙介绍,港股的融资审批流程相对简化,融资效率较高。比如,H股上市公司在上市6个月锁定期结束后即可通过“闪电配售”快速融资,并且支持“先旧后新”操作,即大股东先行转让股份获取资金,上市公司再增发新股回购股份,实现资金快速到账;配售股份无锁定期,定价较市价最高折让20%,有效提升投资者参与意愿。

    此外,港股市场汇聚了全球资本,投资者类型涵盖国际机构、主权基金、对冲基金及个人投资者等。今年3月4日,比亚迪股份配售筹资总额达435亿港元,吸引了中东主权基金及国际长线投资者参与,如此多元化的投资者基础为A股公司提供了更广阔的融资渠道和定价参考空间。

    赖烨烨认为,近期,AH股溢价呈现不断收窄的态势,这有利于赴港上市的A股公司在港股获得更合理且更高的估值。

分享:

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无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