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要闻 >> 正文内容

4家国有银行拟定增 财政部出资合计5000亿元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杨洁 熊悦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31日

      国有大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迎来新进展。3月30日,中国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交通银行集体发布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的公告。
 
    据了解,财政部将以现金方式认购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全部新发行股份,并包揽交通银行、邮储银行超过九成的新发行股份,合计出资规模达5000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国有大行注资效能持续释放,我国银行业将以更强的资本实力、更优的服务质效,为经济长期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4家国有银行公告定增预案
 
    中国银行公告称,拟向财政部发行A股股票。此次发行的募集资金规模不超过人民币1650亿元(含本数),在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增加中国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财政部已与该行签订了附条件生效的股份认购协议,拟以现金方式全额认购此次发行的股票。该行将在取得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的批复后,在有效期内择机发行。
 
    建设银行公告称,拟向财政部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1050亿元(含本数),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充建设银行核心一级资本,以支持未来业务发展。
 
    邮储银行公告称,拟向财政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1300亿元,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充邮储银行核心一级资本,以支持未来业务发展。其中,财政部拟认购金额为1175.7994亿元。
 
    交通银行公告称,此次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拟募集资金规模为不超过人民币1200亿元(含本数),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充交通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发行对象为财政部、中国烟草总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中国双维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烟草”“双维投资”)。其中,财政部拟认购金额为1124.2006亿元,中国烟草拟认购金额为45.7994亿元,双维投资拟认购金额为30.00亿元。
 
    进一步增强风险抵补能力
 
    2024年9月份以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和财政部多次公开表示,国家将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六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巩固各行稳健经营发展的能力,具体将按照“统筹推进、分期分批、一行一策”的思路有序实施。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到,拟发行特别国债5000亿元,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
 
    资本是商业银行持续经营的“本钱”,也是银行推动实体经济增长、促进经济结构调整、防范各类风险的基础。根据四家国有大行最新公布的2024年年度报告,截至2024年末,中国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交通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20%、14.48%、9.56%、10.24%,均较2023年末有所提升。
 
    中国银行在公告中提到,通过适当方式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进一步增加核心一级资本,有利于提升银行的稳健经营能力和客户服务水平,加大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为推动宏观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振市场信心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为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增强风险抵补能力,优化资本结构,有序实现TLAC(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总损失吸收能力)达标,巩固长期市场竞争力,保持关键指标均衡协调,本行制定了本次发行方案。”建设银行在公告中表示。
 
    邮储银行方面表示,本次发行作为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维护金融安全具有一举多得的政策效果,彰显了国家对我国银行业的坚定信心和大力支持。
 
    交通银行公告称,此次发行将进一步充实交通银行资本,提升资本充足率,增强风险抵御能力,夯实各项业务可持续发展的资本基础,为交通银行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应对国内外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和未来持续保持自身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通过增强资本实力、优化资本结构,国有大行将更好发挥其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为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主任曾刚表示。

分享:

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梅茜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