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中国金融 >> 正文内容

私募备案产品和持仓保持“双高”水平
百亿元级私募最高仓位逼近九成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王宁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30日

    今年以来,虽然A股市场各大指数有所调整,但私募产品的备案数量和持仓水平仍保持在高位。《证券日报》记者最新获悉,今年以来私募合计备案产品高达8248只,其中近八成为证券类私募产品。与此同时,证券类私募的持仓水平也维持高位,尤其是百亿元级私募,最近一个月最高持仓水平已逼近九成。
 
    多位私募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今年以来,私募整体维持较高的投资热情,无论是在产品备案数量还是持仓水平,均维持在高位。不过,私募分散投资的特征和头部效应也更加明显。例如,CTA策略产品年内颇受市场青睐,头部私募旗下的新产品热销等。
 
    751只私募产品上周完成备案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3月26日,今年以来私募产品备案数量合计8248只。其中,证券类产品依旧是主力军,高达6379只,占比77.3%;股权类私募产品同期备案1869只,占比22.7%。数据还显示,上周(3月22日至3月26日)共有751只私募产品完成备案登记。其中,证券类产品高达573只,占比76.30%;有31家私募单周备案基金数量在3只及以上。
 
    私募排排网研究主管刘有华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以来,私募产品备案一如既往地火热,投资者购买产品的热情不减,但与去年同期相比,投资者购买私募产品时,更加注重分散配置了。例如,去年同期主要以股票多头策略和量化策略私募产品备案为主,但今年以来管理期货的CTA策略产品异军突起。截至目前,CTA策略私募产品的备案数量多达595只,而去年同期仅发行了179只。
 
    “一方面,与市场行情有关,股票策略产品今年获利难度高于去年,风险较大;另一方面,受货币政策宽松、通胀预期上行等因素的冲击,今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出现较大波动,管理期货策略产品表现较好,且这类产品与股市相关性较低,起到很好的分散风险作用。”刘有华介绍称,私募的头部效应越来越明显,那些投研体系成熟、业绩确定性较高、超额收益能力较强的头部私募,越来越受投资者认可。
 
    不少渠道人士表示,头部私募的新产品颇受欢迎,主要在于中长期业绩较为稳定,经得住市场考验。
 
    上市公司年报显示,不少头部私募的持仓比较集中。以高毅资产为例,截至2020年年底,共持有7只个股,但总持股数高达6.57亿股。高毅资产旗下的4只产品,分别重仓上海家化、紫金矿业等,持股分别占其流通股比例的3.55%、3.07%。此外,对宏发股份、中航重机、利安隆、山东赫达的持股占比也超过1%。
 
    与高毅资产类似,玄元投资和礼仁投资也采取重仓的形式,对同达创业、上海机电两只个股的持股量占流通股的比例分别达到3.36%、3.33%。
 
    头部私募仓位保持较高水平
 
    私募排排网组合大师最新数据显示,按周结算,在3月15日至19日的这一周,股票类私募整体仓位指数为80.94%。其中,仓位超过八成的股票类私募占比66.29%,有19.39%的股票类私募仓位介于五成至八成之间,仓位低于两成的私募占比5.06%。
 
    分规模来看,20亿元级规模的股票类私募仓位上升最明显。在百亿元级的头部私募中,有近79.40%持仓占比超过八成,有12.94%的仓位介于五成至八成之间,只有3.98%的仓位低于两成。
 
    从近一个月私募仓位情况来看,股票类私募的仓位指数平均值为80.92%,最高81.17%,最低80.47%。其中,百亿元级私募近一个月仓位指数平均值为87.94%,最高88.58%,最低87.33%。
 
    今年以来,20亿元级和10亿元级规模的股票类私募的仓位水平呈现“先高后低”的态势,50亿元级和百亿元级规模股票类私募的整体仓位呈现稳步上升态势。
 
    玄甲金融CEO林佳义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今年A股市场仍将是结构性行情,二季度主要有两个布局方向:一是高估值板块,在经历短期回调后将出现反弹的机会;二是低估值、高性价比的个股,可以继续持有。

分享:

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梅茜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