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中国金融 >> 正文内容

四部门规范法院冻结上市公司质押股票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包兴安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08日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人民法院冻结上市公司质押股票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针对目前实践中存在的质押股票超标的额冻结、被冻结股票披露信息不完整以及质权人无法自行变价等问题,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解决方案,明确了质押股票新型冻结方式的方案,允许质权人自行变价股票实现质押债权。尽可能释放冻结财产的经济功能,不断增强证券市场活力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巨丰投顾投资顾问总监郭一鸣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规范人民法院冻结上市公司质押股票,有利于解决股票质押冻结过程中诸多问题,并提供相应法律保障,稳定市场秩序,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意见》表示,人民法院冻结质押股票时,需要冻结的股票数量,以案件债权额及执行费用总额除以每股股票的价值计算。每股股票的价值以冻结前一交易日收盘价为基准,结合股票市场行情,一般在不超过20%的幅度内合理确定。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本市场制度日益完善,人民法院执行被执行人上市公司股票的情形愈发多见。为保障案件债权人合法权益,执行法院往往会尽量多的冻结债务人持有的质押股票,以在实现质押债权的基础上尽可能清偿案件债权,存在超标的额冻结的风险。

 

四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人民法院在执行过程中应当坚持比例原则,避免过度执行。在执行质押股票实现债权人债权的同时,也要尽可能降低对债务人、质权人的不利影响,尽可能降低对证券市场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

 

“由于超额冻结质押股票,严重损害了上市公司和中小股民的合法权益,往往对市场造成一定的担忧,导致市场出现流动性问题。”郭一鸣表示,明确按比例冻结质押股票,有助于依法保障债权人合法权益和债务人投资权益,对于缓解股票市场流动性风险有较大帮助,从而有助于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意见》允许质权人自行变价股票实现质押债权。四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意见》的主要目的是,在不损害案件债权人合法权益的基础上,使已冻结质押股票的变价方式尽可能回归到市场化运行规则上来,最大限度降低执行措施对质押股票市场产生的影响。允许质权人自行变价股票实现质押债权,不仅有利于质权人及时实现债权,而且在质权人实现质押债权解除质押后,也能为后续人民法院执行已解除质押股票提供便利条件。

 

对此,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对于质权人来说,这其实是增加了变价途径,从而减轻了债务质押的风险,尤其是当上市企业出现债务问题,市场价格变动剧烈,及时变价有助于质权人回收债权。从而加速了股票市场质权债务的出清。

分享:

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无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