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连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7月16日
暑期已至,打算出国旅游的市民多起来了。近日,中国旅游研究院一份报告显示,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市场与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对于市民来说,出境游必不可少的是使用外汇、使用信用卡和购买保险,那么,如何做到省钱和保障样样都不少呢?
跟着汇率走旅游购物挺划算
欧洲特有的深厚文化底蕴,加上意大利米兰世博会的举办,正促使其成为今夏最热门旅游目的地之一。银联国际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目前,持卡人在欧洲使用银联卡非常便捷、顺畅,6月以来,欧洲市场的银联卡交易增幅超过50%,意大利、德国、法国等都是中国游客青睐的目的地。
欧元汇率划算也是欧洲受到旅游者青睐的重要原因。7月6日,欧元区核心国家股市大跌,债市受避险资金追捧,意外受到牵连的港股出现逾三年来最大单日跌幅,欧元兑16种货币全线下跌。
其实,欧元的贬值速度一直在加快。据了解,去年12月欧元兑人民币的汇率还在7.65左右,而昨天中间价仅为6.85元,半年跌幅超过10%,与去年同期相比更是大跌了两成以上。
欧元持续疲软对于热衷于购买奢侈品的消费者来说是个利好。有市场人士介绍,奢侈品手袋、手表和珠宝等在欧洲和中国的价差已达到3年以来最大。
今年以来,除欧元外,不少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汇率步入下行通道。日前,100日元兑换人民币汇率一度创下1994年8月31日有数据记录以来的最低值,英镑、澳元等也纷纷“放下身段”,在下行的道路中渐行渐远。
日元兑人民币汇率在5月27日跌破5元大关后,一直保持“谷底”运行态势,并不断刷新历史最低。中国银行公布的外汇牌价显示,昨天,兑换100日元的现汇卖出价仅为5.04元,而一年前则需要人民币6.11元。
英镑汇率也坐上了“滑梯”,处于持续下行走势之中。昨天,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中间价仅为9.73元,同比下降了近10%。
汇率稳定时按需兑换全币种信用卡或有汇兑损失
随着换汇需求逐渐升温,在人民币贬值的预期之下,换汇的工作是否应当尽早进行呢?中国银行大连沙河口支行的理财师江延华表示,人民币汇率政策目前以维持稳定为主,最近一次兑美元大幅升值还是在3月19日,近期人民币汇率整体波动不大,套息利润几乎没有,因此换汇时根据需要兑换即可,不必兑换过多。
理财师介绍,无论升值还是贬值的外币,在汇率稳定时兑换都是比较合适的,也可以选择到境外有银联标识的atm支取,这种方式除了安全性、便捷性差一些,通常是最省钱的兑换方式。部分银行借记卡对境外取现还有优惠,如有的银行借记卡境外取现每天第一笔免手续费,但第一笔支取的额度受到境外atm设置的限制。还有些atm每次支取的额度较低,所以这种到境外支取的方式推荐作为应急措施。
出境旅游,除了带外汇之外,不少消费者选择了刷卡消费。据了解,当前很多银行推出了全币种信用卡,可以省去兑换外币的麻烦,是出国旅游不错的选择。
全币种信用卡是指信用卡支持多个国家货币刷卡消费,持卡人在境外消费时,透支金额会以当地货币直接计入对应账户。假设持卡人在英国旅游,当地的货币为英镑,持卡人刷全币种信用卡消费时,消费的英镑会根据消费当天的汇率,将这笔英镑先换成美元,再换成人民币,持卡人回国后只要还人民币就可以了。不过,理财师提醒,虽然省去了兑换外币的麻烦,但是在这个消费过程中,因为发生了货币转换,还是会有一些汇兑损失的。
还需要提醒的是,全币种信用卡是只有国际发卡组织的信用卡,因为目前国内的支付清算系统依然没有对外开放,所有全币种信用卡是没办法在国内的银联pos机上消费的。
■相关链接
出境游别忘买保险
暑期出游同样不能忽视保险保障的重要性。对于跟团旅游的游客,有一个被公认的误区,认为旅行社已经买了保险,自己就无需再买了。事实上,旅行社责任险保的是因旅行社自身过失造成的游客损失,而对自然灾害等意外事件并不赔偿。保险专家介绍,完备的旅游险应该包含旅游期间的人身意外伤害、医疗和紧急救助三项。
对于跟团出行的消费者,可以首选意外伤害保险,一般来说意外伤害保险的保障包括两个方面:因意外伤害导致身故或伤残,因意外伤害产生的医疗费用。一家人出行也可以考虑购买综合性的旅行意外险。此类产品费用低,针对性强,赔付额度高,也涵盖了主要的出行风险。值得关注的是,旅行意外险的一些产品还包含了灾害性天气引发的航空延误、机票改签、酒店住宿等赔偿。
保险专家指出,对于出境游的消费者,在购买保险时应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看国际救援机构是否可靠;二是看医疗费用是否垫付;三是看免责条款;四是看退保条件。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