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产业公司 >> 正文内容

超百家银杏叶相关药企面临整改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02日

    超百家银杏叶相关药企面临整改
 
  北京商报讯(记者 钱瑜 赵秀静)“银杏叶事件”仍在持续发酵。国家食药监总局日前连发三道通知,强调做好银杏叶药品专项治理。有业内专家分析表示,在此次国家食药监总局的专项治理中,超100家银杏叶生产药企面临整改,而随着调查的深入,会有更多的企业涉入,这将为即将实行的中药提取新政的实施扫清障碍。
 
  5月31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银杏叶药品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用于药品生产的银杏叶提取物,其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必须严格遵守2010版《中国药典》的规定;用于保健食品生产的银杏叶提取物,必须与保健食品注册申报的银杏叶提取物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一致。而此前的5月20日、5月28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已经连发两份通告,通报违法生产、销售、购买银杏叶提取物的26家涉事药企,以及主动对药品实施停售、召回的21家药企。
 
  据了解,目前国内共有104家公司生产银杏叶有关药品,包括银杏叶片、银杏叶颗粒、银杏叶胶囊、银杏酮酯片、银杏叶口服液等。而根据国家食药监总局的两次披露,涉及到的违规药企已经达到47家,几乎占到全部与银杏叶有关药企的一半。
 
  “银杏叶提取物应用非常广泛,不仅会涉及到药品生产领域,还会涉及保健品甚至是美容业务,所以如果国家食药监总局进一步披露,涉及到的企业数量会更加庞大”,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中心负责人史立臣分析表示。
 
  多位业内人士分析表示,由于中药提取物行业并没有国家标准,企业为了成本和利润的考虑,随意生产、购买或者委托其他药企进行生产中药提取物现象严重,因此行业监管难度大。
 
  北京商报记者查询发现,2014年7月,国家食药监总局就发布了《关于加强中药生产中提取和提取物监督管理的通知》,要求停止中药提取委托加工的审批,并自2016年1月1日起,凡不具备中药提取能力的中成药生产企业,一律停止相应品种的生产。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共有9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启动银杏叶药品召回工作,但涉事的6家上市公司中,只有宁波立华制药的母公司朗生医药未对此进行公告和回应。

分享:

来源:北京商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