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产业公司 >> 正文内容

车企销量下滑如何自救:官方降价或成新常态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14日

    “官降”或成新常态 销量下滑车企如何自救?
 
  本报记者 钟天骐 
 
  5月12日,上海通用突然宣布“官方降价”,引发业内火热关注。据了解,此次市场指导价下调,涉及别克、雪佛兰和凯迪拉克三大品牌、11个主力产品系列,共计40款车型。其中,雪佛兰科帕奇2.4L 7座旗舰版四驱的降幅达到5.39万元,主攻10万元市场的别克凯越也有万元的降价,凯迪拉克的价格降幅在1万~3万元之间。此举是继4月上海大众“官降”引发众车企连锁让利之后,主流车企中最大规模的一次降价。
 
  消息一出,引发各方评论。主流观点认为,销量增速下滑、产能过剩是汽车企业官方降价的导火索。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尽管上海车展多款新车上市,但4月国内汽车销量为199.45万辆,环比下降10.98%,同比下降0.49%,其中轿车、MPV都呈现下滑趋势。销量排名前十位的车企中,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上海通用下滑明显,跌幅分别为5.6% 、16.9%、16.7%。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2015年中国汽车厂商的生产能力预计将比上一年增长20%,达到5000万辆,但预测新车销售峰值为2500万辆。即便汽车企业80%的产能得到释放,仍有千万辆的产销差值。由于经济减速,销售增长缓慢,担心市场份额下降的厂商又很难止住增产能力,招致了降价竞争的恶性循环。
 
  除了销量下滑,库存高企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中国汽车流通协会4月20日对外发布的“汽车经销商库存调查结果”显示,3月汽车经销商综合库存系数为1.77,同比上升28%,经销商库存水平处于警戒线以上,库存压力依然较大。其中,5个品牌的库存系数超过两个月。今年新年伊始,不少夹缝中生存的经销商已经开始向车企“求救”。
 
  睿信致成管理咨询合伙人王丹青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车企降价的背后,可能是经销商和车企相互协商的结果。一些汽车企业逐步意识到,饱和的中国汽车市场,如果不降价,那就是更为严重的库存积压。
 
  尽管消费者对经销商的降价行为早已习惯,但由车企出面下调官方指导价的做法却并不多见。因为在消费者心中,官方指导价的下调意味着车型下调了档次,对品牌力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
 
  此前,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一个成熟的汽车市场来说,打价格战是不可避免的过程,这是汽车市场发展的规律;只有通过价格战的调整,让市场竞争不断加剧,才会催生一批足够有竞争力的企业。“但价格战不是一个可持续的做法,目前长安汽车保持了自己合适的定位和定价,暂时还没有降价的计划”。
 
  对于“官方降价”这一现象,广汽集团总经理曾庆洪表示:“我们不希望去打价格战,而是希望市场渐渐看到我们产品的性价比和竞争力,把优秀的产品交给客户。”此外,广汽本田总经理水野泰秀也表示,不会跟进降价。

分享: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