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宏观经济 >> 正文内容

人民日报:有人唯恐天下不乱 盼中国走上债务悬崖

来源:新华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1月26日

    改革的力量能够化解金融风险(钟声·把脉中国经济 聚焦全球增长)

    无论是中国地方政府,还是企业,其借债主要用于投资,这与一些国家的“消费性负债”有很大不同

  关于中国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债务问题,西方舆论已经“关注”多年,一些唯恐天下不乱的人似乎还盼着将中国逼上“债务悬崖”,迫不及待地拿别国经验生搬硬套过来下点结论。近段时间,部分西方媒体和投资机构极尽夸张之能,大谈所谓“中国债务危机论”,称“中国在今年爆发金融危机的风险不断增高,经济增长放缓及通缩压力有可能引发一波债务违约潮”“中国将面临自1981年以来最为严重的财政挑战”,怪议迭出。

  究竟该如何评估地方债和企业债对中国经济长远走势的影响?显然还是应当从客观出发,以专业精神得出理性判断。尽管中国地方债务、房地产金融、影子银行等领域的局部风险不同程度有所呈现,但从整体来看,当前中国经济仍然运行在合理区间,金融机构财务指标良好,金融体系运行稳定,金融风险总体可控,说明中国政府有能力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的金融风险。

  经济学是一门经验科学,判断中国债务问题的风险系数,离不开对中国经济特殊性和复杂性的把握。与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受到剧烈冲击的韩国和印尼不同,中国当前的债务只有很小部分是外债。正如英国《金融时报》在一篇评论文章所指出,“中国虽然借得多,但攒得也多,所以从很大程度上讲,它实际上是在向自己借钱,这一点就和那些依靠外债的经济体有很大不同”。

  应当看到,无论是中国地方政府,还是企业,其借债主要用于投资,这与一些国家的“消费性负债”有很大不同。中国房地产市场也确实存在过热现象,但中国的城镇化正在稳步推进,潜力巨大,房地产市场的刚性需求是长期的,并将带动国内相关行业和产品供给,房地产市场在一段时期内出现调整也是正常的。此外,中国购房者也不像美国等国家那样存在零首付购房现象。据统计,中国家庭债务约占国内生产总值不到20%,远低于美国96%和欧元区62%的水平。

  单就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而言,目前国际上比较认可的是比照欧盟签订《欧洲联盟条约》时划出的警戒线,即债务规模不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60%,而截至2012年底,中国地方政府总负债率为39.43%,尚处在该警戒线以下。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布坎南曾感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成就,依据西方经验可能“看上去不合理,可是却管用”。几十年来的实践表明,评估中国经济,必须把中国政府的改革精神和力度纳入思考体系。本世纪初,中国银行体系被西方一些人判定为“技术性破产”,并预言将拖累中国经济步入深渊。他们话音未落,中国开启了新一轮银行改革,如今中国的银行业多项指标全球领先。

  新加坡学者郑永年指出:“中国经济最大的风险是不改革。”无论影子银行、地方债务,还是房地产泡沫,其风险都需要通过改革来克服,这一点在中国已经成为共识。当前,中国改革已经在路上。新预算法推出,对地方债管理作出了明确规定,要求政府举债必须有偿还计划和稳定的偿还资金来源,预决算审查的力度将大大加强。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试点也已经展开,意味着地方政府举债“阳光化”改革步入正轨。

  中国宏观经济稳步运行,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不断深入,有利于金融风险有序释放,中国完全有信心、有实力有效化解前进过程中的困难。(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