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金融网综合 作者: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29日
5月29日,中国租赁业的领军企业国银租赁迎来了第五个周年,其快速发展令业界瞩目,资产总额近1400亿,五年增长了近14倍。国银租赁的发展也是中国租赁业飞速发展的缩影。据笔者从中国银行业协会金融租赁专业委员会获得的最新行业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一季度末,20家金融租赁公司总资产达8443.38亿元,然而五年前行业资产总额还不到300亿。
经过前几年超常规的扩张后,金融租赁公司普遍面临的“五年之惑”包括:其一为资产扩张加速了资本消耗,资本约束成为制约行业规模扩张和竞争力提升的桎梏;其二,租赁业务模式较简单,多以融资租赁和回租业务为主,具备租赁本质属性的经营性租赁业务开展却并不成熟;其三,金融租赁公司主营租赁业务同质化严重,集中扎堆飞机、船舶、工程机械等为数不多的行业,进一步加剧同业竞争。
然而,走完第一个五年后,有战略眼光的租赁公司早已着手规划与完善其第二个五年的发展规划,避免在陷入“五年之惑”后,再尝“七年之痒”。
“同业竞争局面日趋白热化,从长远来看,细分业务的专业化定位、企业的差异化经营,才是金融租赁公司在未来的"二五"甚至"三五"中保持良好增长势头的发动机。”国银租赁董事长王翀坦陈。
有专家曾预言,下一个5年,金融租赁公司除了要会“做加法”,更要学会“做减法”。在金融租赁行业迅猛发展的势头并未明显减缓的情况下,却着重强调做减法,此中深意耐人寻味。
而这个观点的背后,折射出的正是金融租赁行业专业化、差异化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因为全球优秀的租赁公司,其要旨都是在某个专业领域内做深做透,只有对细分行业作长期的跟踪和研究,才能作出具前瞻性的决策判断。
探路租赁“深水区”
金融租赁,按性质划分可以分类为融资性租赁和经营性租赁,融资类租赁的功能和模式更接近信贷,而经营性租赁则是融资租赁发展的较高级阶段,常被喻为“租赁行业的深水区”。开展经营性租赁业务,对租赁公司业务、管理能力均有较高层级的要求。
“经营性租赁在带来更高残值风险的同时,也可以带来更高的收益,同时可以调整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对企业而言,经营性租赁更能满足其轻负债和调整优化资产结构的需求。”国银租赁董事长王翀对笔者直言,“经营性租赁的特质,是融资性业务和银行信贷业务所不具备的。”
他向笔者作进一步解释,实际上金融租赁公司的融资性业务,对比银行同类的信贷产品并不能体现出租赁的优势。
而前招商银行(600036,股吧)行长马蔚华亦曾公开表示,经营性租赁具有有效规避企业资产贬值风险、节约企业资产管理成本、优化财务结构等优点,是目前发达国家租赁业务的主要品种。
反观行业现状,融资性租赁业务占比过高,经营性租赁业务占比较低,这难免有与租赁行业本质相悖的“嫌疑”。
实际上,自2011年起,央行开始对金融租赁公司融资租赁业务进行规模控制,在总量限额之外,配以月度控制,要求月度及年度新增投放均不得高于上年同期。
据一资深业内人士向笔者透露,央行此举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不少银行系租赁公司将租赁业务当成贷款来做,售后回租和银行的抵押贷款差别并不大,其主要利润来自利差。
“真正的融资租赁,其本质是将融资、融物作有机结合,而不应将其做成了"类贷款"业务。”他对笔者直言。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