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深度视野 >> 正文内容

城商行迎利率市场化挑战 社区与科技金融服务挑大梁

来源:中国金融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22日

    作为金融改革重点的利率市场化或将出现分步走的局势,5月19日,中国银行行长李礼辉在"2013金融改革与创新高级论坛"上表示,利率市场化改革根本方向在于完善利率市场价格的形成机制,在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上,建议取消贷款利率浮动下限,将贷款风险定价自主权交给银行,有利于促进银行提高管理水平,也有利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去年年中,中国人民银行分两次扩大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标志着新一轮利率市场化改革正式启动。第二次调整后,存款利率上限调整至基准利率的1.1倍,贷款利率下限调整至基准利率的0.7倍,这一安排一直延续至今。

  在此后近一年的时间,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的冲击快速显现,银行业普遍出现息差缩窄、业绩下滑,部分商业银行开始作出调整,以应对传统业务空间压缩的新局面。令市场关注的是,央行将在何时、以何种方式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从上述的信息可以预期,利率市场化或许将沿着分步走的路径实施,即先放开贷款利率上限,后续放开存款利率上限。

  从银行理财产品的"大跃进"中,我们不难读出决策层的忧虑。去年以来,针对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中国金融监管层几出新政加以治理,银监会"8号文"更对银行业持有的非标资产作出总量上的限制。作为实际利率市场化的组成部分,银行理财产品的遭遇对存款利率的市场化有着诸多启示。由此推想,存款利率上限的放开将会与银行业的发展相配合,急切间很难取得突破。

  在利率市场化的大趋势下,中国的银行业、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相关的市场都要作出相应的调整。尤其是对于城商行而言,利率市场化本身的风险重新评估。

  首先从整体的银行发展来看,城商行业绩影响明显。从目前的银行金融机构体系来看,银行机构千差万别,管理工具、人才储备、资金实力等差别很大,所以各家的情况也不尽相同,但是相比而言,城商行的压力更大一些。尤其是中小型城商行面临的困境会更为明显。

  以排队上市的城商行来看,已经整体出现增速换挡迹象。以正在推进IPO的杭州银行为例,其2012年年报显示,不良贷款余额达到14.82亿元,比年初增加7.29亿元,几乎翻番;不良贷款率0.97%,比年初上升0.38个百分点。此外大连银行日前在其官网公布的2012年度年报显示,大连银行2012年的总资产和总负债规模较年初分别上涨36.67%和37.56%,但净利润只同比上涨1.59%。大连银行贷款同比增长18%,一般性存款同比增长27%。针对净利润只是“同比略有上升”,大连银行在年报中解释称是“受不良贷款处置损失影响”。

  因此,从这一点可以看到,银行不良率双升的路径依然存在,息差还是主要收入来源,而不断提高息差收入的做法就是规模扩张,这必然会造成不良率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5月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其中提到将稳步推出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措施。这显示出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一个确定的事情。

  可以看到存款利率上限调整后,各商业银行迅速跟进,根据自身的条件和能力,适当上调了存款利率--几乎全部中小型银行都选择上浮到顶,国有大行也多上调了短期利率。这表明,银行业在负债经营方面存在着相当多的压力,若在这个时点就选择取消存款利率上限,很可能导致银行间的过度竞争,进而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构成风险。

  因此,利率市场化的彻底实施必然会进一步加大银行金融机构的竞争,摆在城商行面前的,除了全国性的商业银行外,还有来自邻近省份的地方强势银行,也还有数量众多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在这三座大山重压下,没有核心竞争力的城商行最终被兼并。

  金融改革催热城商行信息化

  第三方调查报告显示,2011年,城商行利息净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高达85.2%,高于大型商业银行的76.9%;手续费和佣金净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为4.4%,远远低于大型商业银行的19.3%。在以利率市场化为核心的金融改革浪潮中,传统依靠利差盈利的发展模式日渐式微,城商行面临着比大型商业银行更大的生存压力,需要利用信息科技优化金融业务体系,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状况,在新时期经济环境下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与传统行业相比,信息技术在金融业务开发、经营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更为重要,是商业银行有效实施经营管理策略的重要保障。在过去几十年中国信息化建设进程中,金融机构也一直走在全国前沿,是信息化应用水平和成熟度最高的行业之一。随着经济形态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城商行推出了保管箱、租赁、保险代理、代客理财等业务品种日益丰富的金融服务,与之相对应的,则是银行内IT系统数量越来越多。如何在各IT系统之间更好地共享信息资源,提高金融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水平,增强银行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市场竞争力,所有这些,都成为城商行信息化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未来大量的中小城商行需要尽快的通过信息技术提升其金融服务的辐射,以满足市场的金融服务需求。

  因此面对后续的挑战,城商行自身不要为了应付检查而做风险管理,一定要在日常工作中真正用起来;同时做好银行内部各部门的互动,以保证全行战略的顺利实施。风险内部管理失控将使得银行风险迅速暴露,最典型的就是齐鲁银行以及最近的烟台银行,这两家银行都是因为内部风险管控机制虚设,导致银行自身发展陷入困境。

    在打造自己的特色方面,民生银行的做法也许可以借鉴。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此前透露,该行正在发力小区金融,目标是房价较高、规模较大的小区居民。如果挖掘自己所在城市的潜力,城商行应该更清楚着力点在哪里,而这将是这家城商行的特色,是它的生存空间,这就是社区金融机构的的发展模式。

分享:

来源:中国金融网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