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新闻中心记者海岩11日电】中国央行11日发布数据显示,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6,394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275亿元,比4月减少1,346亿元。前5个月累计新增贷款4.01万亿元,达到全年7.5万亿元目标的53%。5月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狭义货币供应量(M1)增速一同下降。经济专家指出,数据显示流动性已逐步回归“适度宽松”,如今银行体系资金略显趋紧,但未来一段时间仍将会保持充裕。
从5月新增贷款的结构看,居民贷款增加2,633亿元,占41%;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3,766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3,087亿元,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分别增加334亿元和377亿元。
中信证券分析师刘雁群指,新增贷款回落主要有三因素:一、欧洲债务危机恶化,外部经济不明朗,国内经济增长放缓,降低投资热情;二、监管机构加大调控力度,收紧房地产贷款,减少地方融资平台;三、多次上调准备金率令银行资金紧缩,放贷减少。
M1M2货币供应增速同降
在货币供应方面,5月底,M2同比增长21%,较上月降低0.5个百分点;M1同比增长29.9%,比4月低1.4个百分点。M1和M2增速的“剪刀差”收窄至8.9个百分点。
此外,5月存款增长放缓,人民币存款增加1.08万亿元,同比减少2,528亿元。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指出,前5月新增贷款总额占全年贷款目标的54%,基本符合监管部门的要求,下半年还有比较充足的房贷空间,因此信贷政策将保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