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宏观经济 >> 正文内容

打破“玻璃门” 亟待改革推进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14日

  “北京上网费太贵了,以前在山东读书时每月才40多元,现在每月要100多元。只见价格贵,不见网速快。”在北京一家民企工作的小王向记者抱怨。不仅上网费,手机费、油价都让刚工作的他挠头。他认为我国应该进一步改革,打破行业垄断,只有竞争才能让高收费降下来,减轻百姓的负担。 

  百姓的心声,同样是今年“两会”代表委员的心之所想。 

  “民营经济需要金融支持”、“打破垄断需推进”、“推动民进国退”……这几天政协小组讨论中,不时传出委员“献策”经济发展的声音。 

  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工商联副主席王超斌第五次提交垄断行业改革方案。王超斌告诉记者:“电力、自来水等百姓最为关心的行业必须要打破垄断,国退民进。” 

  当前一些行业高度垄断,不仅损害了消费者利益,也阻碍了社会资源合理有效配置。“抄表工”月收入上万,垄断所带来的副作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反垄断“破冰之旅”亟待开启。有委员建议,打破垄断应该是放宽准入,从市政领域,如供水、修路等,先降低门槛,让民间资本进来。 

  对于垄断的打破,也有委员表示了不同的看法:对于价格受到国际市场供需变化影响的而重要资源性产品,不宜贸然打破垄断。近年来,“稀土贱卖”、“铁矿石之争”的奇怪现象,都在警醒我们,在国际市场上缺乏定价话语权,只能让我们处在被动挨打的境地,增加企业的成本,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 

  实际上,近年来在打破垄断,发展民营经济方面,我们一直在努力。“新36条”的出台,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扶持环境,然而当前民营经济仍然碰到“玻璃门”,亟待相关细则出台,真正打破非公经济面临的“看得见、进不去”的“玻璃门”。委员代表呼吁,降低准入门槛,是推动“国退民进”的一个首要条件。 

  民营经济的发展与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二者并不是矛盾的。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经济界的小组讨论上,全国政协委员、国资委原主任李荣融表示,对于国有企业不要过多的指责,没有哪个企业是一帆风顺的,国有资产改革之路需要不断努力,需要不断深化。 

  近年来国有企业的比例一直在下降。不能否认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没有大企业的成长,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远不如今天。李荣融说:“无论是大中小企业,还是国有非国有企业,努力把中国的竞争力提高。相互之间不是敌对,经验共同分享,教训共同吸取,竞争力共同提高。” 

  国企主要应分布在和老百姓休戚相关的经济大动脉行业上,但不可一家全控、一家独大。在推进民营经济进入垄断行业的同时,国有企业的改革,尤其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势在必行。

  发展民营经济,亟待改革的进一步推进。这不仅仅是“民进国退”的问题,更需要体制改革的“保驾护航”。

分享:

来源:金融时报

责任编辑:李华林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