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宏观经济 >> 正文内容

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 加快创新

来源:万荃    作者:金融时报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21日

  利率市场化改革应该分阶段和有计划地进行。现阶段我国推进利率市场化尚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需要牢牢把握决策层对改革作出“稳步推进”表述的深意。利率市场化是伴随着整体经济改革发展的一个渐进过程,市场化的步骤应根据经济发展的成熟程度和经济运行的内在逻辑作出合理的时序选择和安排。

  随着存贷款利率的全面开放,银行的成本管理和利率定价生成机制面临严峻的考验。首先利率定价既要立足于自身运营成本,又要充分考虑市场的竞争性价格。其次,利率市场化后,银行定价机制应当基于对国家“基准利率”走势的准确预测。因此,对于基准利率预测模型的技术投入和研究迫在眉睫。

  日前,央行发布了《2011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在下一阶段主要政策思路中,央行表示,继续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快培育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引导金融机构增强风险定价能力,积极探索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有效途径。

  找准时机稳步推进改革

  日前,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安排部署今年的主要工作时指出,中国利率市场化始终都在推进,思路上没有太大障碍,具体操作上主要是考虑顺序安排和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从顺序上讲,首先是通过改革,使得金融机构实现财务硬约束,市场主体的竞争行为都比较端正了,价格放开问题就不太大。随着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和成功上市,金融机构的软约束和不公平竞争问题正逐步得到解决,利率市场化改革有条件进一步推进。从国际国内形势比较的角度看,这次金融危机以后,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是零利率,在利率缺口太大的情况下推进利率市场化就会出现一些特殊问题,对资本流动会造成很大的压力。从这方面来看,目前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时机还不是太好。

  有业内专家指出,利率市场化改革应该分阶段和有计划地进行。现阶段我国推进利率市场化尚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需要牢牢把握决策层对改革作出“稳步推进”表述的深意。利率市场化是伴随着整体经济改革发展的一个渐进过程,市场化的步骤应根据经济发展的成熟程度和经济运行的内在逻辑作出合理的时序选择和安排。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中国的利率市场化应该稳步推进,但当前并不是迅速实现利率市场化的最好时机。连平分析,从各国的利率市场化实施路径和结果方面来看,利率市场化的实施最好是在市场关于融资方面的供求关系相对平滑的时候加以推出。如果在资金供求关系紧张的状况下推进利率市场化,容易对实体经济带来很大的压力。

  加快培育市场基准利率体系

  “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强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建设”。基准利率是利率体系中最核心、最关键的基础和参照。作为货币市场的基准利率,Shibor既是我国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我国推进利率市场化的一项重要金融基础设施,对提高商业银行定价能力、促进金融市场发展和完善央行利率调控机制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来看,Shibor对债券类产品定价基准作用不断提升。2011年,一级市场共发行以Shibor为基准的浮动利率债券15只,总发行量为1302.8 亿元,同比增长128%。此外,共发行固定利率企业债2449亿元,全部参照Shibor定价;发行参照Shibor定价的固定利率短期融资券2418亿元,发行量与上年基本持平,占固定利率短期融资券发行总量的比重约为31%。

  业内人士表示,未来还应从消除局限性着手,积极推进和完善Shibor运行机制,从而更好地为金融产品定价提供有效的利率基准。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张晓慧曾撰文表示,继续强化Shibor报价指导和管理,提高Shibor报价质量。进一步加强对Shibor报价行报价情况的监测分析和考核,推动报价行积极开展报价质量自评估,完善报价机制建设,增强报价能力,提高报价质量。按照构建宏观审慎政策制度框架的要求,将各金融机构的利率定价行为作为其稳健经营状况的重要考量因素,以此促进金融机构提高利率定价能力。同时进一步扩大Shibor的影响范围,巩固Shibor基准利率地位。扩大Shibor影响范围、夯实Shibor交易基础。一方面,继续推动各报价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积极发行、承销和投资以Shibor为基准的浮息产品,并在内部资金转移、同业存款、票据融资、利率衍生品及理财产品等产品定价时,积极使用Shibor作为基准利率。另一方面,组织报价行继续研究发行同业存单等Shibor产品的可行性和具体实施方案,丰富Shibor产品品种,推动金融市场向纵深发展。

  完善定价机制加强金融创新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存贷款利率的全面开放,银行的成本管理和利率定价生成机制面临严峻的考验。首先利率定价既要立足于自身运营成本,又要充分考虑市场的竞争性价格。因此,需要银行进一步改革内部成本管理体制,使运营成本尽量低于同行业标准,为市场竞争赢得先决条件。其次,利率市场化后,银行定价机制应当基于对国家“基准利率”走势的准确预测。因此,对于基准利率预测模型的技术投入和研究迫在眉睫。在利率定价机制上,应当进一步完善风险评价体系,加强行业研究和对于非系统性风险的识别能力,在排除行业风险的同时,甄别潜力型客户并给予合理的风险成本叠加。

  利率市场化有利于促进产品及服务创新,推动商业银行新兴业务发展。利率市场化后,一方面商业银行获得了金融核心领域的自主定价权,客观上为其进行产品及服务创新提供了原始动力,另一方面,由于利率风险的增强,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压力进一步加大,客观上迫使商业银行必须通过金融创新来有效化解风险敞口。央行研究局局长张建华日前表示,美国利率市场化,是由大额存单市场开始,逐渐推动了整个利率的市场化进程。目前中国也需要类似理财产品的创新形式来推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他认为,如果只是为了规避利率的限制而发行产品,并不能真正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需要进一步改进。

分享:

来源:万荃

责任编辑:李华林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