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宏观经济 >> 正文内容

我国出口26个月来首现负增长
外贸企业经营压力加大

来源:中国广播网    作者:陈亮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11日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都说今年一季度的出口形势异常严峻。昨天(10日),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印证了这一点:1月份我国出口因春节因素,同比下降0.5%,这是2009年12月以来外贸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身处出口一线的加工贸易企业,此时生存状态究竟如何?

    1月份的外贸表现,基本符合市场预期:进出口总值比去年同期下降7.8%。其中,出口1499.4亿美元,下降0.5%;进口下降15.3%。海关总署统计司司长郑跃声在接受中国之声专访时表示,1月份的负增长,春节因素是主要原因。

    郑跃声:今年1月份只有17个工作日,比去年同期减少4个工作日。不过,经过季节调整,剔除了春节因素影响以后,1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仍然保持增长。

    剔除了春节因素,10.3%的出口速度也是近半年多来的最低值。从去年8月份超过30%的增长幅度,到目前勉强达到两位数增长,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眼下出口企业的不景气现状。南京某品牌羽绒服厂负责人孙昊说,资金的压力越来越明显。

    孙昊:出口量上相对有些萎缩,这还不是很严重的,严重的是销售上面的尾款回收有些问题,这无形当中形成利息,工厂的资金压力也会有影响的。2012年开始,我们也开始成立专门的内销部,然后刚开始我们也会以苏南地区为主线,看看能不能进一些卖场、超市。

    和孙昊有类似感受的,还有上海某化工产品外贸公司的销售经理严权,进口塑胶粒子,运用于汽车、家电等产品,是严权的工作业务。严经理告诉我们,因为出口市场萎缩,内销成了他们的利润增长点。

    严权:困难主要就是整个出口订单减少,影响就是欧洲、美国、中东这些地方,整个需求量减少。具体的外贸订单和去年上半年相比,下降30%到40%。下降的量我们以内销的增长来弥补,增长的主要区域就是整个的中西部,成都、武汉、重庆这几个地方增速比较快,具体业务量以30%到40%的速度增长。

    广东是外贸大省,对于严寒的形势感受更加直接。东莞某鞋厂邹老板说,订单不多,利润下滑,但他们还在坚持着:

    邹老板:到现在可以确定的数据,订单损失了百分之50%,我说的是订单但不是价格,利润一定要有,工厂要生存下来,要保持工人工资正常,许多工厂还有一定实力的话,他还会撑着。

    国家大的宏观数据,反映到个体身上,就是众多出口企业的叫苦不迭。对于今年形势的判断,沿海出口大省有没有充足的准备?

    广东7.5%,江苏8%,浙江10%……三大出口重点地区纷纷下调了今年进出口目标。广东省外经贸厅厅长梁耀文透露了其中的原因:

    梁耀文:为什么定7.5%这个目标,我们觉得外部市场并不是太好,而且没有好转的迹象,虽然去年还有两位数,但是今年还是压力比较大,从外部市场来看,不宜定得太高。

    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国内经营成本上升。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表示,政府部门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并将密切关注外贸形势的变化。

    陈德铭:速度逐月的回落,使我们对今年的一季度,特别是两节期间的出口表示更大的关注和担心,这也是当前比较大的一个困难。

    一月份的出口下降是暂时的,海关总署统计司司长郑跃声说,2月份的强势反弹,是预料之中的事情。

    郑跃声:二月份,因为今年没有春节,预计二月份进出口在没有经过季节调整前,会有个大幅上升。

    出口增速的回落,外贸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经营压力明显加大。商务部部长陈德铭9号表示,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首先是进出口政策要总体保持稳定。今年将进一步完善退税机制,加快退税进度。

    陈德铭:在防范骗退税风险的前提下,对有市场、有信誉的企业,简化退税流程,优先办理退税。

    1月,我国出口美欧日等传统市场,进一步下降,但与俄罗斯和巴西等新兴市场双边贸易逆势增长。其中与俄罗斯双边贸易增长近三成。海关总署统计司郑跃声表示,新兴市场潜力巨大。

    郑跃声:这对我们国家来说是一件比较好的事情,外贸多元化的战略得到提升和巩固,对传统市场依赖程度在减小,这样有利于我国外贸进出口的平稳增长。

分享:

来源:中国广播网

责任编辑:李华林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