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要闻 >> 正文内容

股市或从“2012”起跳 四大预言赌龙年A股市场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05日

    2012年1月,A股实现单月4.24%的涨幅,结束2011年11月以来连续下跌的态势。可是,龙年春节过后的第一个交易周,股市未现人们预期中的“开门红”,又呈下滑之势。

    股指在向“2012”逼近,它将会是股市的最低点吗?尽管以往的经历告诉我们,在市场面前,所有预测都是不靠谱的。但是,对于“竞猜游戏”,人们总是那么迷恋。为此,我们还是来斗胆预言。

    预言一:基本面不会太妙

    2012年较为确定的宏观环境是欧元区衰退、中国通货膨胀下降与经济减速。比较不确定的是美国经济是否复苏。虽然美国经济从去年底开始呈现加速复苏态势,多数地区的假日零售额显著增长,消费电子和珠宝等商品的销售额增幅最为强劲,多数地区的旅游业也增长强劲,非金融行业的需求扩张,制造业持续改善,农业和自然资源采掘业升温,银行信贷微增。失业率也开始逐步回落,就业市场现好转迹象,但是,这种现象能否持续还很难说,2012年2月到4月,6、7月和9、10月份是欧洲五国偿债压力的三大关键时间窗口,也是全球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压力窗口。美国经济复苏同样受限于欧债危机,美元有限趋强与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将压制大宗商品价格。

    预言二:政策面利好股市

    在“稳健”货币政策的基调下,2012年信贷政策也将“稳中求进”,但可能出现结构性宽松。整个2012年养老金等长期资金成为市场增量资金一直被市场寄予较大希望。如果考虑到2011年股市低迷行情中估值受压,再加上货币政策放宽的可能性,那么这一切预示着股市将迎来更有利的环境。当然,地方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和政府预算余额入市,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进行大量的政策、技术准备。

    上市公司制度的本质是诚信透明,否则就不能称之为公众公司。但在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进程中,上市公司以及承销商等中介机构对诚信的漠视时有发生。尽管IPO制度已比较完善,但仍有“南橘北枳”现象。为此,结合中国国情,提高企业上市的诚信门槛,加大企业上市的诚信成本,是提高市场质量的必由之路。有鉴于此,在市场呼吁下,2012年IPO门槛可能提高,这将对股市形成支持。

    预言三:“技术派”笑傲江湖

    即使在2011年这么惨烈的市场,仍然有赚得盆满钵满的。只要看一下新华联、华夏幸福、国海证券、ST中源、大地传媒,你就会相信股市仍然是具有投资价值的,只是这个市场只犒劳知识与经验。股市交易需要一套逻辑思维,能按照程序一步一步来做,如果这个交易者比较情绪化,靠运气做交易,靠直觉交易,那是非常可怕的,用不了多久那还会赔回去的,交易首先要看风险大小,包括大盘、个股,还要能自我约束,遵守规则。鉴于基本面不佳,2012年单边上扬不太可能,那就更需要你用技术来把握波段机会。况且,由于股指期货、融资融券等工具推出后为做空中国股市者提供了便利,很可能主力会在没有到完全控盘的情况下顺势而为见好就收,大波改为中小波段,所以你的技术必须更加精细化。

    预言四:大盘点位1800-3000点

    这是综合20家券商机构的预测后得出的,仅作参考喽。链接:他们看2012

    股神巴菲特:股市依然会有大幅波动,投资者应该利用市场超卖或超买等过度反应,抓住投资机遇。

    香港投资评论家曹仁超:热钱的流出,对内地股市影响不大,但对楼市影响较大。明年恒指不乐观,预计大部分时间在16000点到20000点之间震荡,估计A股也是震荡市,投资者不用担心未来A股会出现大幅回落。

    美林证券前副总裁、股市评论家胡立阳:A股目前正处于一个箱形整理过程中,但2012年的A股将充满活力与希望,近期就将修正回复到2800点以上的正常轨道。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A股最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中国股市首次真实的牛市将诞生。

    明星基金经理王亚伟:货币政策不再继续收紧,但定向宽松无助于缓解市场整体资金面紧张的状况。股市持续扩容和赚钱效应的长期缺失导致市场信心受到较大打击,经过前期调整,部分股票的长期投资价值逐步显现,但市场信心的恢复仍需要较长时间。

    财科所经济学博士张涛:进入“黑水之年”的A股恐怕依然是“潜龙勿用”,而非“跃龙在渊”,更不要说是“飞龙在天”。

    一份调查显示,对于2012年的市场,44%的股民认为仍将维持盘整走势,31.6%的股民认为将出现上涨行情。尽管一年来被股市伤透,但是股民仍然对 A股的中期走势抱有期望。

分享:

来源:解放日报

责任编辑:李华林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