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江网-信息日报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16日
“新建县生米镇将划归红谷滩新区管辖。”酝酿已久的南昌区划调整事宜在南昌“两会”期间初露端倪。在不久前召开的南昌打造“带动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专家学者研讨会上,与会专家纷纷建言南昌要借鉴合肥、武汉,突破行政区划,做大南昌城区空间。
13日,相关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拟将生米镇划入红谷滩新区的消息既是南昌市委市政府的一个回应,也是南昌拓展城市空间、舒展大南昌格局的一个信号。
生米镇农民可“进城”收租
11日,南昌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召开。在新建县小组讨论时,南昌市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南昌城市扩容讨论了多个方案,暂时先选择一个“小方案”,将新建县的一个镇划入九龙湖片区,这个镇即为生米镇。13日,新建县生米镇党委书记黄作霖表示“听说了此事,但还没有接到任何相关文件”。
据介绍,生米镇五十年前曾为新建县政府所在地,是一个历史古镇、农业大镇,2004年被授予“中国藠头之乡”和“江西省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目前,生米镇人口为4.7万人,总面积为108平方公里,北与红角洲高校科技园相连。从新建县划入红谷滩新区,该镇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江西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信息处处长、研究员陈新华认为:“当前,生米镇主要以农业为发展龙头,区划调整后,大部分农田土地将转为城市用地,这对于生米镇的农民来说将是一个利好消息,农民可以借出租房屋坐收租金。这样既可以解决农民致富问题,也利于南昌城区长远发展,是‘双赢’的选择。”
同时,江西省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麻智辉也认为,此次区划调整对于生米镇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未来生米镇的主导产业将发生变化,从以农业为主导的经济体系向以服务业、工业为主体的经济体系转变,并会成为与红谷滩新区主城区服务业相配套的新城区。”
专家建议设立“卧龙新区”
只划入生米镇能否满足“红谷滩作为南昌唯一CBD”的长远发展需求?有市民提出疑问,为何不将新建县长堎镇也一并划入红谷滩新区?对此,麻智辉认为,红谷滩核心区已趋于成熟,受到行政区划的限制,城区短时间内难以继续西拓,“应该将长堎镇纳入市区之内。”
陈新华也表示,南昌市应该重新规划整合,要以省级行政中心进驻卧龙岗再造一个新南昌的突破口,借卧龙岗的地名设立南昌市“卧龙新区”,新区范围包括南昌市赣江以西所有(不含安义县)区域,同时撤销湾里区、新建县、经开区和红谷滩新区。“目前红谷滩只成立了管委会,管理统筹力度弱了些,设立‘卧龙新区’并设为行政区,提高行政管理统筹力,这样才能够提升城区活力和发展空间。”陈新华分析,“这样的区划调整对于南昌市委市政府来说,阻力应该不会太大。”
构建特大城市打造核心增长极
一旦生米镇划入红谷滩九龙湖片区,拓展城市空间的作用在哪里?据介绍,目前九龙湖南接生米镇,北与红角洲片区接壤,生米镇的划入将给九龙湖增加数倍发展空间。南昌将九龙湖片区定位为区域交通枢纽、物流商贸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中心的南昌都市圈城市副中心,还将在九龙湖区域打造南昌首个低碳社区,项目规划总面积为1平方公里,可供3~5万人生活居住。
“而随着西客站建设的不断完善,南昌市的枢纽中心将西移,加上一系列行政中心的建设、物流商贸圈的打造、地铁等快速交通网的完成,未来数十年后,九龙湖片区完全有可能成为南昌城市中心。”陈新华说,目前南昌的区域面积太小,只有7400多平方公里土地,不到500万人口,很难承载区域经济中心的重任,“建议以中心城区500万人的特大城市规划南昌城市版图,调整南昌市区规划范围和内部行政区划。”
麻智辉也表示,南昌要打造核心增长极必须拉大城市框架,构建特大城市,集聚资金、人才和产业,以增强城市辐射力,为打造核心增长极提供一个足够大展拳脚的空间舞台。他认为,生米镇拟划入红谷滩新区仅仅是南昌区划调整的开始。
点击建议
全面开放中小学生月票乘车线路
代表白丹提出,近年来,学生接送车违规超载频发交通事故,家长及学生迫切希望政府解决南昌中小学生公交月票线路全面开放。建议南昌市所有公交线路对中小学生实行全面开放,加快实施现有学生月票100次不受乘坐线路的限制。
另外,还建议有关部门在南昌城区公交站台上为盲人提供盲文站牌服务设施、语音导盲功能等,使盲人可以在公交站台的电子站牌附近听到站名和线路,方便盲人出行。
细分城市车道有效疏导交通
李勤等10位代表建议,恢复洪城大厦路段和广场路口等地的地下通道,相信只要建设好、管理好,一定能缓解该路段的拥堵情况。同时,在广场中山路口等行人密集的地方兴建高架桥,引导行人和非机动车分别向地下和空中通行,使地面道路最大化地满足机动车的通行要求。
同时,李勤等10位代表还指出,南昌现有的公交专用道仅限于公交车行驶,没有最大化地利用道路资源,建议将现有的公交专用道改为“大车道”,即将所有的公交车、单位班车、旅游大巴等车辆,纳入现有公交专用道行驶,其余则为“小车道”,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各行其道。另外,还建议在南昌大桥和八一大桥划分“快车道和慢车道”或“大车道和小车道”,使各类车辆分道行驶,有效疏导交通。
尽快打通昌湾大道发展周边经济
李传强等6名代表指出,昌湾大道是一项立项8年多、开工建设7年多还未修通的断头路、烂尾路,这不仅仅制约了周边经济的发展,也有损政府的公信力。建议尽快重启昌湾大道的建设工程,打通昌湾大道。
记者袁思东、实习生徐世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