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江西经济新闻 >> 正文内容

小蓝:聚力打造南昌首个千亿产业群

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26日

    12月6日,2011南昌(上海)汽车产业投资说明会在上海举行。与以往招商引资活动颇为不同的是,这个投资说明会重点突出的仅仅是汽车一个产业,而非以往笼统的对整个园区的推介。而承办方除南昌小蓝经济开发区外,还突破常规地引入了江西汽车产业龙头企业江铃集团。

  “开发区发展到现在,早已告别了为招商而招商的阶段,而进入了精准选商、重点招商阶段,汽车产业是园区的支柱产业,江铃集团是整个产业中的‘龙头企业’,这很自然便要求我们的招商引资活动应围绕江铃整车生产的上下游环节,与目标企业负责人进行主题明确、点对点的沟通和交流。”小蓝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陈怡辉一语中的。

  事实上,历经半年多的战略调整后,汽车产业开始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历史使命,那便是在全市五大战略新兴产业中率先突破1000亿元的产值。而聚焦重点企业,聚焦重点产业,聚焦重点区域,正成为这一千亿梦想走向现实的“非常之策”。

  聚焦重点企业:30万辆整车基地再造一个“新江铃”

  12月22日,江铃小蓝冲压车间内机声隆隆,一片忙碌景象。作为江铃小蓝基地30万辆整车项目中第一个建成的车间,冲压车间全部采用目前国际上最为先进的冲压技术,是一个按照世界一流水平打造的标准化生产车间,由其生产的40余种冲压产品,可与世界上最先进的同类产品媲美。而除冲压车间外,焊装厂房正在进行钢柱钢梁的涂漆,涂装厂房正进行钢构的吊装施工,总装厂房正在进行围护结构施工,试车跑道基础施工已基本完工,即将进行填土施工——一个世界级的现代化汽车工业基地正崭露雏形。

  在江西汽车工业中,江铃堪称是一支“王牌军”。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一汽、二汽等大型“国字号”汽车企业一统国内汽车市场、周边的安徽湖南诸省尚未有汽车品牌之时,江西汽车产量便占据国内5.6%左右的市场,位列国内汽车工业的先进省份。彼时,靠的便是江铃、昌河等自主汽车品牌。而历经二十余年的拓展,在风起云涌、大浪淘沙的汽车变局中,江铃先后联手福特、长安,更是成长为中国商用车中的一线品牌,并催生出裂变式的扩张,其产能由2003年的8.81万辆增长为2010年的近18万辆,今年产值更有望突破300亿元。

  只有让龙头企业获得裂变式发展,才能带来地区与城市的大发展。在小蓝开发区的盛情邀请下,从2003年起,为突破厂区空间狭小、毗邻闹市的不足,江铃逐步启动了产业转移战略,先后有17个系列企业或搬迁至小蓝,或在小蓝创办。2010年7月18日,在省市政府的重点支持下,总投资超过30亿元的江铃股份小蓝基地30万辆整车项目全面启动。其中抱负,正如江铃汽车董事长王锡高所言,“在于打造一个中国乃至亚太地区规模一流、水平一流的以商用车为核心竞争力的整车基地,相当于在更高水平上再造一个江铃,使江西中高档商用车的产销量走在全国同行业前列”。

  江铃30万辆整车项目的全面启动,无疑将江铃、小蓝乃至江西汽车工业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可以说是由省市政府、南昌县“政策聚焦”下小蓝与江铃的一场“天作之合”。记者获悉,为帮助江铃快速做大做强,小蓝成立了专门的汽车产业推进办公室,重点负责江铃相关问题的处理,而园区在有限的用地指标中,也总是优先考虑江铃,将优势资源聚焦江铃正成为小蓝的一种自然选择。

  聚焦重点产业:补足要素谋划南昌首个“千亿军团”

  “进驻小蓝后,经过三四年的发展,我们已经突破了仅为江铃提供空调部件这个传统市场,已与北京奔驰、现代、吉利等品牌企业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同时还大量出口国外。”在采访中,世界500强企业、美国伟世通汽车空调公司(南昌)有限公司办公室负责人赵文辉告诉记者,公司最初是作为江铃汽车的下游配套企业进驻小蓝的,而如今,市场已铺向了全国,目前正计划启动二期、三期车间的建设。

  为江铃这个龙头企业配套,成为众多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聚集小蓝的初衷,亦成为小蓝打造庞大汽车产业群的路径所在。正是出于对自身发展定位、方向的探寻,2009年,小蓝特意聘请全球知名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就开发区汽车产业制定了战略发展规划,对整个产业发展的各项要素进行了明确的分析,并指出了弥补短板的方法与方向。

  小蓝开发区招商局汽车产业招商部负责人张琼告诉记者,现在小蓝招商人每天关注的,不是各种各类、数目繁杂的企业,而重点盯紧着开发区汽车产业链条上所缺、所需的目标企业,这样不但比以往轻松得多,成效还更为明显。于12月6日举行的上海汽车产业投资说明会便是这样一场面向重点地区、重点产业、重点企业而召开的招商引资活动,当天便与包括世界500强企业弗吉亚在内的5家企业签下了合作协议,引入资金超过4亿元。

  聚焦重点产业,补足各生产要素。具有较强针对性的产业链招商、补位招商,让小蓝汽车及零部件企业不但快速实现了量的递增,还造就了一条相对完整的本地配套系统,造就了整车生产的“成本洼地”。

  据统计,截至目前,小蓝已聚集汽车及零部件企业88家,除拥有江铃股份、江铃控股、江铃新动力等5个整车生产企业外,还拥有包括美国伟世通、李尔内饰、上海宝钢这样的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83个零部件企业,其产品涉及发动机、变速器、汽车空调、汽车内装饰、汽车覆盖件、汽车装束、后视镜、车灯、油路系统、底盘系统部件、有色金属压铸、汽车钢板剪接件、冲压件等,园区内汽车产业的自我配套能力获得了空前的提升。

  “2011年小蓝汽车及零部件企业产值接近80亿元,是目前南昌五大战略产业中起步最早、产值最大的一个产业,聚焦汽车产业,为南昌率先打造一个千亿产业,正成为新南昌战略下小蓝招商、安商、富商工作的重中之重。”陈怡辉说。

  聚焦重点区域:集中资源建设江西汽车产业“底特律”

  助推龙头企业扩张,集聚庞大的产业群,近年来,小蓝成为江西汽车工业的主战场。2008年9月,小蓝被评为省级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江西汽车看南昌,南昌汽车看小蓝”的品牌开始唱响。然而,对于小蓝、对于南昌而言,其汽车产业梦想并不止于此,而在于依托现有产业群,打造一座足以辐射中部、闻名全国的江西汽车产业“底特律”。

  将所有的优势资源聚焦重点园区、重点区域,成为南昌县及小蓝人的重要决策。

  不久前,南昌县委、县政府表示,要举全县之力发展汽车产业,旗帜鲜明地提出要“以江铃股份30万辆整车项目为龙头,全力以赴建设汽车城,重点打造千亿元汽车产业。”在现有产业集群的基础上,小蓝进一步完善规划,郑重推出了“南昌小蓝汽车工业城”的概念。在整体规划的汽车城中,以江铃股份小蓝基地为主体的整车生产区与零部件生产区、生活配套区、售后服务区、研究开发区等功能区融合互通。纵向上,做好主导产业的上下游配套工作,即,在上游,支持企业设立研发中心,在技术上引导产业提升;在下游,支持企业在开发区设立销售中心、采购中心等。横向上,在加工制造环节,把车用各类原材料、零部件的生产配套引进来,并向汽车装备、设备制造业方向发展,使开发区汽车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而汽车城的目标,便是在未来3—5年内,形成50万辆整车的年产能,实现千亿元的销售收入、50—100亿元的财政收入,使其成为中国汽车及零部件重要的出口基地之一。

  而将所有相关资源向小蓝聚集,亦成为南昌聚力打造汽车产业“梦之城”的战略首选。

  在12月16日举行的南昌市委十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上,南昌市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南昌将坚持“政府引导、企业自愿”的原则,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到高新区、经开区、小蓝开发区,从而实现区域聚焦、产业聚焦、政策聚焦、资源聚焦之势。作为南昌与江西汽车工业的主战场,汽车企业向小蓝聚集,无疑将成为南昌“区域聚焦”战略的题中应有之意。

  聚焦重点企业,聚焦重点产业,聚焦重点区域,集中一切优势资源办大事,推动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可以相信,集众多力量于一身的小蓝汽车产业必将迎来大崛起,而那个让江西人魂牵梦绕的“汽车梦”亦将在这里绚烂绽放!

  本报记者杨建智 通讯员张炭喜

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责任编辑:杨建智 通讯员张炭喜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