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赣金资讯     今天是:2025年07月07日 星期一
站点—头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正文内容

社会责任投资会更进一步融入主流资本市场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郭沛源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22日

    社会责任投资是指将环境和社会因素引入投资决策的投资理念。社会责任投资者主张“义利兼顾”,认为伟大的企业应关爱社区乃至心怀天下,如此方能稳健、持续为股东创造价值;那些污染环境、危害社区的上市公司只会昙花一现。社会责任投资理念最早出现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欧美市场,在过去数十年中经历了快速发展与演变,从一个小众市场逐步渗入主流。

  社会责任投资的演变

  典型的社会责任投资从基金业务兴起。最早的社会责任基金是1971年在美国成立的。九十年代,养老金及国家主权基金开始认同社会责任投资理念,典型例子如美国加州养老金管理公司和挪威石油基金,它们都有相应的责任投资原则,禁止投资到那些环境和社会绩效低劣的上市公司,而愿意投资到劳工福利较好的上市公司。一些发达国家主张环境保护,当然不希望旗下主权基金持有污染公司的股权并从中牟利。所以,养老金和主权基金采纳社会责任投资理念是合情合理的。此类基金规模通常很大,动辄上千亿美元,这客观上促使了社会责任投资的市场规模急剧扩大,影响力也大大提升。

  社会责任投资的最新进展

  进入新世纪,责任投资的理念被进一步泛化,参与的投资者也越来越多。以往,社会责任投资基金奉行的是三重底线投资原则,即关注上市公司在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的业绩;2004年前后,联合国和一些主流投资机构先后提出了ESG投资理念,即关注上市公司在环境、社会和治理三个方面的业绩,首次将公司治理引入到责任投资理念中,其理由是公司治理也是影响到上市公司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ESG投资理念的提出丰富了社会责任投资的内涵,吸引了许多主流投资机构的目光。动作最快、影响也最大的是高盛集团,旗帜鲜明地举起了ESG大旗,并成立了一个专门的研究团队。ESG投资理念大行其道的另一个标志事件,是2006年联合国责任投资原则组织的成立。倡导会员机构遵循责任投资的各项原则。至今,其会员已有摩根、美林、花旗等900多家机构,会员管理的资产总额达30万亿美元。

  除ESG投资理念外,另一相似却又不同的投资理念——效应投资也渐渐兴起。所谓效应投资,是指在获得财务收益的同时也能产生对社会或环境的积极效应,因此也是双赢的投资理念,与“义利兼顾”的社会责任投资理念如出一辙。因为这个理念太新,出现不过两三年,因此还没有完整的定义。不同机构对效应投资的理解也不太一样,有的公司将此作为一种公益策略,与社会企业的理念捆绑在一起。但是,也有的公司将此作为业务创新的方向。譬如在瑞银效应投资被视为价值投资的创新方向。瑞银在2011年的一份研究中指出,效应投资瞄准的服务对象是“被遗忘的中间层”,包括市场的中小企业和社会的中产阶级,这是传统资本和小额金融都不会涉足的领域,而正是这一被遗忘的领域不仅能产生重大创新和社会效益,还能催生巨大的金融服务需求。社会责任投资的未来趋势

  从三重底线到ESG和效应投资的演变,反映出近年社会责任投资的发展趋势:从小众投资者逐步渗入主流投资者,从单一的避险型基金转向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如专注于水、碳等领域的主题基金和专注于债券投资的责任投资基金等。这使社会责任投资的发展有了更广阔的前景。

  与此同时,监管机构也越来越认识到社会责任投资对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重要性,制定措施为责任投资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譬如,伦敦、新加坡、香港、上海等地的证券交易所鼓励上市公司披露与社会责任相关的信息;英国、荷兰等政府要求养老金管理机构在投资决策中考虑社会责任的因素。这些都会刺激社会责任投资的进一步发展。

  面对近来国际经济的颓势和资本市场的低迷,有人担心社会责任投资会面临负面冲击:因为资金面紧缩,多数投资者会将财务指标作为投资决策的唯一依据,没有“闲钱”做另类投资。然而,不少社会责任投资的支持者仍对此表示乐观。他们认为,金融危机促使投资者采取更为保守的投资策略,社会责任投资的低风险特征正迎合这一需求;而且,政府和社会普遍认为,应对危机的办法是建立一个能够普惠大众的资本市场,这也符合社会责任投资的理念。因此,他们预计社会责任投资会更进一步融入主流资本市场。孰对孰错,不妨拭目以待。

分享:

来源:证券时报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