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14日
一位民营企业家认为,目前沿海出口企业的经济困境是由资金链优势企业,通过延长付款周期占用资金链劣势企业资金造成的。强制要求给中小企业贷款治标不治本,还可能产生银行坏账。根本解决办法是建立企业间的防火墙,让企业间的所有交易做到货到付清全款。
本报记者 李慧莲 张娜
延续数年的金融危机让在出口行业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张大连,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以前出口形势好的时候,可以试单碰碰运气,现在市场风险加大,资金周转困难,有大单也不敢轻易接。”厦门点将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大连对眼前的局面感到很纠结。
张大连的企业主要做建筑材料出口,目前,公司持有的出口订单同比增长了5%—19%,但因出口成本同比也有同样的增幅,所以企业出口的利润率依然很低。
不过,庆幸的是,2009年福建省大幅提高企业出口信用保险补助比例,并且今年仍然保持这一比例,让张大连轻松不少。
为帮助外贸企业化解出口风险,福建省2009年开始将企业参保出口信用保险的保费补助比例从过去的20%提高到40%。信保支持力度的加大,使像点将公司一样主营出口业务的中小企业如同进了 “保险箱”。一旦客户不及时付款,企业可以获得赔款弥补损失,既规避了风险,又不影响经营。
这样做的地方不止福建一地。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出口企业聚集的沿海各地的调查发现,政府均出台了扶持中小企业措施,以缓解中小企业资金压力大、融资难的困境。而且,与以往相比,这些措施更具针对性。
地方政府各显其能为企业拓宽融资渠道
在调查中本报记者了解到,为了减轻外贸企业资金压力,厦门市对企业进行出口信用保险资金补贴,同时持续加大本级财政的投入力度。此外,厦门市通过厦门中小在线网站服务中小企业,建立中小企业融资超市,进行中小企业与银行对接,在网络上建立银行贷款快速通道。同时,建立完善的征信体系,通过第三方评级机构为中小企业建立信用档案、信用报告。
此外,福建省政府还出台了《关于扶持中小企业经营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强融资服务、支持开拓国内外市场并提供有力的要素保障等36条具体政策措施。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