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12日
本报新余讯(通讯员卢建华、罗小迅)“十二五”开局之年,新余经济社会发展的成绩单已经清晰。1至10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9亿元,同比增长23.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300亿元,增长43%。全市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95.84亿元,同比增长49.3%。在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结构不断优化,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今年,该市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感,紧紧抓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从产业破题。针对钢铁这个“老”工业做出新文章、焕发新活力。新钢公司通过三期技改,逐步淘汰落后设备,产品结构由传统的线材发展为高附加值的船板、电工钢、金属制品三大精品。1至10月,全市钢铁产业完成增加值118亿元,增长9%。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使之提质、升级、更“绿”、可持续,走出了一条高效的转型路径。
在调整产业结构中,该市不仅谋存量,提质改造传统产业,同时抓增量,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紧盯世界产业发展前沿,把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优化经济结构的主攻方向,举全市之力支持和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形成了以光伏产业为核心,以动力与储能电池产业、风电设备产业、节能减排设备制造业为补充的“一大三小”的新能源产业格局,尤其是光伏产业雄踞世界前列,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聚集了全球一流的企业和行业人才,带动了全省光伏产业的迅猛发展,使我省成为仅次于江苏的全国第二大光伏产业基地。目前,该市已注册光伏企业92家,投产企业23家。1至10月,该市新能源产业完成增加值105亿元,同比增长39%;新材料产业完成增加值13亿元,增长51%;多晶硅、单晶硅等新能源产业产品产量均保持高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