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12日
她有一个男性化的名字——戴秋生;
她是一名土生土长的湖乡农家妇女,却依托鄱阳湖的生态优势,带着两个儿女办厂创业,叫响了“湖家妹”这一水产食品品牌。
12月8日,记者来到余干县采访,宣传部的同志说:“去写写‘湖家妹’吧,她的创业精神值得称道。”
驱车从县城向湖滨进发,约莫半个多小时后,记者到达紧邻鄱阳湖信瑞联圩的信丰垦殖场,见到了这名在余干县颇具传奇色彩的“湖家妹”。
戴秋生今年46岁,原是信丰垦殖场的一名农民。2000年夫妻离异后,她独自一人拉扯着一儿一女长大,在县城开过网吧,办过小杂货店,不仅未赚到钱,还欠下了几万元的债务,一家人生活很是困难。
2001年,她开始涉足水产生意。2002年又跑到洞庭湖贩运螺丝,一天营销好几百吨。“那时从下半年做到年底,一个星期有三万多收入,好开心哪!”戴秋生爽朗地笑着说。
正是从事水产业的这段经历,让戴秋生终于开了窍:自己家乡的鄱阳湖不就是个聚宝盆吗!既水美鱼肥,资源丰富,又生态环保,发展潜力大,更何况余干全县还没有一家水产烤制品的品牌企业。
怀揣创业的梦想和闯荡中学来的技艺,凭着一股光着脚上火山的勇气,2007年她毅然回到信丰垦殖场,在当地支持下租下场里废弃多年的板鸭厂,带着儿女创办起余干江南水产食品有限公司,亮出了“湖家妹”的品牌。
“如果不是咬牙坚持,努力打拼的话,企业早就垮掉了。”回想创业之初的艰辛,戴秋生感触地说道。为了资金,她东挪西借,欠下了30万元的债务,懂事的儿子考上大学也瞒着母亲放弃了;请不起工人,她带着儿女自己干,常常从早上六点忙到晚上十二点,中间只吃一顿饭;为了推销“湖家妹”,一家人带着货上街请人品尝……
拼搏赢得机遇。2008年底,她的“湖家妹”生态食品应邀参加上饶市农产品展销会,没曾想因品质、口感俱佳,带去的几十箱烤青虾、野味菜、鱼饼等一天就被一抢而光,只得临时紧急调货,“湖家妹”从此一炮打响。
“湖家妹”火了,可戴秋生执行绿色食品生产标准依然一丝不苟。仅有4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虽显简陋,但工人们都穿戴上白衣白帽工作,处处显着整洁、卫生;企业的产品不光送到市里、还送到省里质检。“湖家妹”俏了,送货上门的渔民、养殖户日见增多,可她依然坚守着不欠账的原则,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常年固定供货的渔民、养殖户已有40多家。采访中,戴秋生的手机不时响起,全是周边群众准备送鱼上门的。“做人做事讲究的是诚信,只有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才能闯出一片天地啊!”戴秋生对记者说。
“湖家妹”走俏市场,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经销商的目光。如今,“湖家妹”产品不仅行销省内,而且还打入了上海、江苏等地,南昌“绿滋肴”公司的几名老总还分头登门,主动与戴秋生建立合作关系,并邀请她前往南昌办厂。戴秋生欣喜地告诉记者,现在产品的销路不愁了,企业用工高峰时要百人之多,今年企业销售额可达1000万元,明年估计可达1500万元以上。
本报记者张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