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江网-信息日报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06日
亩产、总产双双创新高,今年江西粮食产量首次站上410亿斤大关。随着惠农政策的深入,广大农户种粮积极性提高,是粮食产量取得瞩目成绩的内在动力。尤其是种粮大户规模化、机械化、科学化的现代种植方式,对粮食产量稳中有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来自省农业厅的信息,今年我省百亩以上种粮大户已达9319户,大户种植面积335.5万亩左右。
散户:每亩稻田可赚1200元
12月4日,在南昌县向塘镇曹城黄家村,村民家门前堆起了如山的稻草。谈到今年的粮食收成,村民黄佳荣告诉记者,今年不仅产量增加,且卖价比去年高,实现双丰收。他家共种了8亩双季稻,亩产2000余斤,比去年提高100多斤。每百斤早稻、晚稻售价分别去年高出20~30元。去掉成本,每亩可赚1200余元。
“除了种水稻可以直接赚钱,每亩还有100多元的补贴,8亩就有1000多元。”黄佳荣高兴地说道,政策好,种粮比较有劲。
大户:今年粮食产量增收15%
高彩霞是鄱阳县种粮大户,种植面积1.2万亩,是我省最大的种粮户。“今年早稻亩产500公斤,晚稻600公斤,每亩比去年增产了100多公斤,增幅达15%,仅增产的粮食就创收300多万元。”高彩霞称,他租村民的田每亩租金600多元,国家的各项种粮补贴归村民,自己只拿16元/亩的大户补贴。可以说,出租田的村民只需坐在家中,一年就获得不菲收益。
高彩霞家住鄱阳县乐丰镇十字何村。为做大做强粮食产业,他引进先进技术和优质水稻品种,将一万多亩稻田分包给村里120多户村民,他自己出资金,提供种子、化肥、农药和机械设备,并从本村和邻村聘请有经验、懂技术的中老年农民技术工分片承包耕作管理,每个分包户就相当于高彩霞的“子公司”。
在高彩霞的带动下,许多在外打工的村民也纷纷回到家乡承包土地耕作,现在十字何村几乎家家都成了种粮大户,多的种五六百亩,少的也有上百亩。
帮富:种粮大户先富带后富
今年的晚稻又是一个丰收,新建县联圩乡大洲的孙祖升笑得很开心。他是该村党支部书记,又是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还是将乡亲们带上共同致富道路的“领头羊”。
孙祖升2002年筹资30万元在恒湖农场承包水田1500亩,实现年纯收入18万余元。此后几年,他不断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并高薪聘请农技专家推行先进农艺措施、提高土壤肥力……如今,技术纯熟的他靠着种田“年薪”近百万。
采访中,孙祖升提到一句话:“自己不会富,不配当支书;只顾自己富,不是好支书”。他告诉记者,自从当上大洲村的村支书,他就下决心带领全村村民一同致富。他在全村大力推广规模种植,造就了一批种粮大户。现在,村民不仅在周边扩大承包和种植规模,还走出了乡镇,走向了全省。
记者手记
种粮也可以成就企业家
民以食为天,粮食关系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与稳定。江西在经济平稳快速增长过程中,不仅重视工业,还大力狠抓农业生产,尤其是在水稻方面不断加大投入,确保占我省粮食产量九成多的稻谷稳中有增。而在新形势下,采取一切必要措施调动农户种粮积极性,并大力支持种粮大户的规模化种植,采取现代化的种植方式,不仅可以诞生一个个种粮富翁,还可以成就不少种粮企业家。
■记者秦谦、首席记者黄培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