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江西经济新闻 >> 正文内容

百亿投入助赣粮总产创新高[图]

来源:大江网-江南都市报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02日

    “今年,从国家到地方都大力推进粮食稳定增产行动,在我省共投入了100亿元助力粮食生产。”昨日,省农业厅副厅长张忠平掰着指头向记者算了一笔细账:这100亿元,包括农业系统用于粮食生产的项目资金(12亿元),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资金(40亿元),用于粮食生产的农机补贴(不少于5亿元)和种粮补贴(43亿元)。他说,一笔笔承载我省惠农之情的资金,是今年全省粮食生产取得全面丰收、总产再创历史新高的“助推器”。

  赣粮大丰收还得益于农业部门的技术支撑,我省单产增效“十六字方针”已在全国推广,省、市、县农技专家对种粮大户的“一对一”指导在全国也是创举。“国家储备粮涉及早稻的收购量,我省占50%以上,是全国第一大供应省。”张忠平说,赣粮总产创历史新高,对保障国家储备粮、稳定全国物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农业机械化耕作省时省力,更有利于规模化生产。

  A 政策激励

  加快资金拨付进度 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据张忠平介绍,为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早在年初省政府便明确提出了今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总体要求和推进措施,并将目标任务逐项分解落实到各地;对涉及粮食生产的重大政策、重点工作、重要措施逐项分解省直有关部门。并将粮食生产纳入政府工作重要考核内容,加大了对粮食生产绩效考评力度。在此基础上,省政府还明确在全省开展粮食生产工作评先活动,对年度任务完成较好的市、县、区,以及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由省政府予以表彰和资金奖励。

  今年,国家提高并提前公布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早稻102元/百斤,中晚稻107元/百斤;提高了农资综合补贴标准,每亩提高7元,达到53.2元;提高了早稻良种补贴标准,每亩增加5元,达到15元。我省继续对百亩以上水稻种植大户进行补贴,每亩补贴标准为16元,并加快了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水稻良种补贴等补贴资金拨付进度,4月30日前将各类粮食补贴资金通过“一卡通”全部发放到农户。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我省发放给农民的种粮补贴43亿元。“因为进一步加强了补贴资金管理,确保补贴政策不走样,给农民的实惠不缩水,充分发挥了政策激励效应,所以极大地保护和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张忠平说。

  B 规模效益

  推进水稻“单改双” 大力扶持种粮大户

  今年赣粮总产创新高,和粮食种植面积的扩大、种粮规模效益的提高分不开。张忠平说,今年我省积极推进水稻“单改双”,以单季稻面积10万亩以上和单季稻比重超过30%的县(市、区)为主抓重点,将水稻“单改双”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到各县、乡、村,实行财政奖励、享受补贴、评先优先、项目倾斜等优惠政策,充分挖掘滨湖地区耕地潜力,增扩种植面积。今年我省粮食种植面积达到5475.1万亩,比去年增加了16.4万亩。

  同时,采取粮食生产大县奖励等措施,鼓励主产区积极发展粮食生产,今年全省20亿斤以上的超级产粮大县达到3个,比去年增加了2个。通过发放种粮大户直接补贴、开展大户粮田建设工程等有效扶持措施,促进粮食生产向种粮大户和种粮能手聚集,不断提高种粮规模效益。据统计,2011年全省百亩以上种粮大户9319户,规模种植面积335.5万亩(占总播种面积6.7%),分别比去年增加270户和16.4万亩。

  C 资金扶持

  整合涉农资金 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

  我省不断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农民种粮的“底气”越来越足。省政府决定从今年开始,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省财政三年内筹集120亿元,用于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安排3亿元,总量达到6.1亿元配套支持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此外,近五年我省争取中央财政投入1亿元,用于耕地质量建设,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初步统计,五年累计实施面积450万亩,土壤有机质含量年均提高0.02%。

  省政府还决定对涉农部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进行整合,集中支持全省粮食主产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到2020年,全省新增建设1800万亩高标准农田,使全省高标准农田超过2000万亩。据统计,今年我省将整合发改、财政、农业、国土、水利、农业综合开发等相关部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资金40.45亿元,计划建设高标准农田160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83万亩。

  D 技术支撑

  单产增效“十六字方针” 江西首创在全国推广

  如何栽插、怎样施肥、何时喷药都有“讲究”,种粮其实也是技术活,而我省农业部门在技术上的优势,助推了今年全省粮食大丰收。据张忠平介绍,围绕提单产增效益,农业部门精心选用产量高、品质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好的优良品种作为主导品种,推广运用“多用一斤种、增收百斤粮”综合集成技术。推广超级稻965万亩,覆盖率达19.3%,为增产打下了良好基础。

  同时,针对农民在用肥习惯上普遍存在“重前轻后”而易导致水稻生长后期早衰现象,今年我省大力实施水稻防早衰工程,在测土配方施肥的基础上,合理配置施肥比例和时间。张忠平说,在测土配方施肥上,我省首创的“测土到田、配方到厂、供肥到点、指导到户”的“十六字方针”,是提高单产的一大“秘诀”,得到了农业部的充分肯定,已在全国推广。

  “除了这个‘十六字方针’,我们还有一大创举,就是对种粮大户进行‘一对一’指导。”张忠平说,今年春节刚过,省农业厅就开展了万名农技人员送科技下乡活动,全面启动科技服务大会战。省、市、县三级联合行动,省、市、县农技专家分别对千亩以上、五百亩以上、一百亩以上的种粮大户提供“一对一”指导,提高种粮规模效益,促进了全省粮食增产。

  E 重大意义

  赣粮大丰收 利于稳物价保储备粮

  “我省粮食总产从2004年290亿斤,到今年410亿斤,产能提高了41.4%。用占全国1.8%的耕地,生产占全国3.8%的粮食。”张忠平欣喜地称,我省粮食产量在全国排名第12位,但“江西粮仓”对国家的贡献相当大,因为我省的粮食主要以水稻为主,生产的都是优质的“口粮”,“是国家最需要的粮食”。

  一个数据,可以反映赣粮之于全国的重要地位:国家储备粮涉及早稻的收购量,我省占50%以上,换言之,每年“国家粮仓”中的“早米”,有一半以上产自江西。张忠平据此表示,今年我省粮食总产再创历史新高,对保障国家储备粮、稳定全国物价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文/记者郭宁 金路遥 实习生王樊 王旭 图/记者许南平

来源:大江网-江南都市报

责任编辑:郭宁 金路遥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