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江网-江南都市报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01日
昨日下午,南昌县蒋巷镇蒋巷村村民刘木林笑呵呵地掰着指头和记者算着账:“今年我的600亩田,去掉各种成本,可净赚30多万元。”今年我省粮食总产突破410亿斤,作为江南粮仓的江西,实现大丰收,对于保障全国粮食市场供应具有重要意义,也更有利于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
农业机械化让农民能承包更多的田耕种。
A 惠农政策补贴增多
蒋巷镇是我省的粮食主产区,拥有12.5万亩耕地,每年产粮10多万吨。据统计,每年种植100亩以上水稻的种粮大户在蒋巷镇有100多户。
南昌县蒋巷镇柏岗村水管桥自然村村民应学彬,站在他家的三层小楼前和记者算了一笔账:“今年国家和省里的粮食生产补贴多了,我铆足了劲种田。我家50亩早晚稻,除掉各种开支,每亩可以赚到1000多元。”老应告诉记者,种粮大户还有多种补贴,首先是每亩地有140元的国家粮食直补;而对于种植了1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省里还给予种粮农户一季16元每亩的补贴。种粮大户在参加农业保险时,原本每亩保费为12元,现在只需掏3元,其余9元由财政承担。
国务院今年出台了10项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和开展粮食稳定增产行动的意见。春耕生产前夕,省委书记苏荣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对粮食生产进行了研究部署;省政府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2011年粮食稳定增产行动确保完成全年405亿斤目标的实施意见》……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频率之密、针对性之强、含金量之高超过往年。
为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今年,中央下拨我省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补贴资金达48.1亿元,比去年增长15.1%。
B 农民争当种粮大户
同时,为加大对粮食生产的财政支持,省政府决定,从今年开始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省财政三年内筹集120亿元,用于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安排3亿元,总量达6.1亿元,配套支持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更大的动作是,省政府整合发改、财政、农业、国土、水利、农业综合开发等相关部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资金40.45亿元,建设标准农田160万亩。
“有了这些政策,我更愿意种田。”老应告诉记者,在他所在的村,村民们都想成为种粮大户。同样,南昌县蒋巷镇蒋巷村村民刘木林以前只种了20亩责任田,随着惠农政策越来越实惠,通过土地流转尝试着种植600亩田,成为真正的种粮大户,第一年就净赚了30多万元。“在村里600亩还算是少的,我要一直种下去,还要多种。”老刘说。
C 科学种田粮食增产
应学彬在享受惠民政策的同时,也享受到科技的力量。他告诉记者,与过去种地完全依靠人不一样的是,他们家现在耕种50亩水稻实现了机械化,耕地有拖拉机,收割稻子用收割机。“以往一户人家耕种50亩土地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今年,我省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片达161个,比去年增加了5个。据预测,全省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片双季亩产可达2136斤,比非示范区增加666斤,比目标任务增加136斤。
科技就是生产力,粮食生产也不例外。今年我省粮食生产再创历史新高,还得益于粮食生产发展方式加速向科技型、集约型转变。各地通过大力推广“多用一斤种、增收百斤粮”等综合集成技术,实现亩增稻谷100斤。
今年,我省推出行政首长“米袋子”责任制,省政府也出台规定,扩大双季稻种植面积,特别是单季稻面积10万亩以上或单季稻比重超过30%的县(市区)更要抓好“单改双”。而在坚决遏制耕地抛荒、“双改单”和控制直播以保证粮食播种面积的同时,选择高产、优质的水稻品种并将其合理搭配,是提高粮食产量的基础。
D 旱口夺粮力保丰收
粮食种植第一突出问题是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复杂挑战。今年我省尤其是北部和中部部分地区出现罕见的春夏连旱,一时间夏粮能否夺取丰收成了未知数,但全省上下打赢了一场“旱口夺粮”的保卫战。
南昌县南新乡丰洲村村民老刘是“旱口夺粮”的受益者。他说:“今年4月中旬,受春旱影响,我家的早稻种都种不下去,如果错过了栽种,今年的早稻就没收成了。关键时刻,县、乡政府送来了水泵、柴油,之后农技人员还指导我们运用节水抗旱技术。早稻不但没减产,每亩还增了几十斤。”
据悉,今年全省累计投入抗旱资金2.12亿元,抗旱设备41万台次,抓好抗旱和科学蓄水,确保粮食生产用水。同时,各级农业部门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广开水源,并运用秸秆覆盖、薄露灌溉、喷施叶面肥等节水抗旱技术,有效保障了夏粮的丰收。
相关链接
技术指导让粮食更“绿”
如果说推广良种是粮食增产的基础,那技术服务则是粮食增产的必要条件。
蒋巷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服务站的喻春林主任只要一接到农民的求助电话,就会立即赶到田间地头,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喻春林说,为了解决种粮大户的后顾之忧,南昌县在每个镇都设有农业技术推广综合服务站,为种粮大户及农民提供技术指导。这样每个种粮大户都有一份防虫害指南。
据了解,今年,我省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达450万亩,覆盖率达8.6%,不仅减少了农药污染,节省了水稻种植成本,还提高了稻米品质。
文/记者郭宁 刘兴旺 图/记者许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