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30日
“秀美家园入画来!”近日,从浙江返回永新县创业的刘总,对家乡发出了饱含诗情的评价,而这也从侧面诠释了永新的“生态立县”战略。永新正用生态的视角关注家园,用生态的理念引领发展。
一条主动选择的绿色发展路
立足森林覆盖率达67.8%、“全国绿色名县”的优势,该县走上“生态立县”发展之路。
在茅坪打造出万亩工业园后,该县不急于引进企业,而是先投建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构建“绿色洼地”,吸纳相关企业。近两年,该县累计投入2亿元,在全省率先建设了皮革、电镀两大专业污水处理厂和万吨水厂;在省环保厅拿到了县级少有的年产20万吨的铜加工项目和年产600万张的牛皮加工项目。如今,皮革、电镀污水处理厂已成为该县招商引资的一张“王牌”,并成为该县构建全国重点卫浴五金生产基地、华东地区最大皮革制品加工基地的重要依托。
市政广场是该县在创建“森林城市”中,绿化建设由被动变主动的典型“实验田”。广场尚未开工建设,该县就下发了广场绿化工作实施方案,对绿化率、苗木的品种和规格、栽种距离、栽种位置等作出明确要求。如今,市政广场绿化率达71%,种植花草树木近60个品种,绿化树木1.5万株,各类灌木10万株,成了名副其实的“森林公园”。
一笔着眼长远的绿色经济账
该县引进项目必须先过“环保”审批这一关,要的是一笔着眼长远的经济账。“环保先行、错位发展”的理念,不但确保了100%的各类项目环评率及“三同时”执行率,而且带来了无限“商机”:浙江省嘉善县罗星街道办事处与永新共建罗星产业园,方利来科技、云峰电子等项目入驻返乡创业园……目前,该县已有15家皮革企业、19家铜加工企业、7家药化企业,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企业达6家,上交税金超千万元企业达2户。
近年来,该县还依托“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首批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县等品牌优势,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目前,全县已认定油菜、油茶、早熟梨、西瓜等5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材料标准生产基地,建设绿色水稻基地11.9万亩、绿色油菜基地10.11万亩、绿色西瓜基地10.07万亩等等,涌现绿色产品龙头企业60多家,取得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标志16个。
一场全民参与的绿色接力赛
这些年来,永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绿色轨迹”:从2004年创建“全国生态农业建设先进县”,到2009年成功创建“全国绿色名县”,再到现在正在创建的“国家生态县”。
如今,创建“国家生态县”是永新的一项全民工程,全民共同参与这场接力赛。成立了生态文明创建领导小组,编制了全县25个乡镇场的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实行县乡村层层责任制,并纳入年度综合考评;从孩子抓起,将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与中小学生日常行为准则汇编成册,作为素质教育教材发到全县各中小学校;建立了三湾国家森林公园、七溪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将森林引入城镇、通道、园区,活立木蓄积量增至726万立方米,四旁绿化面积提高到2.4万亩,区划重点生态公益林面积达113万亩;广泛开展“绿色学校”、“绿色社区”、“优美乡镇”创建活动,全县创建了国家级、省级绿色学校12个,国家级绿色社区2个,国家级、省级优美乡镇17个。
彭海涛 龙天然 龙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