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24日
吴贤一家三口和驮着货物的骡队走在山间小路。
4头骡子排成一队整齐地返回出发地。
近日一大早,在信丰县嘉定镇与正平镇交界的一座陡峭的山上,笔者碰巧遇上一支骡子队,4头骡子“咯噔,咯噔”地走在山路上,每头骡子的背上固定了两只装满货物的大筐。管理骡子队伍的一家三口格外显眼,领队是一位穿着红外套、皮肤黝黑的汉子,名叫吴贤,一个三岁左右的男孩和一个年轻的女子跟随在后。
今年28岁的吴贤告诉笔者,他们一家是广西百色人,骡子也是从广西运来的,这两年一直在信丰及周边地区专门接一些因山路崎岖致工程车无法上山的运输活。这里的山上正在拉高压线,需要打桩做基础,骡队驮的正是装高压线用的瓷瓶。
骡子是难行山路上最重要的负重运输工具,崎岖的山路,它们却如履平地,爬了大约半小时,就到达了目的地。吴贤和妻子没顾得上休息便忙着给骡子卸货。“做这行没有固定的地方,平时哪里有活干,我们一家就往哪里去。”吴贤的妻子一边卸货一边说。
卸完货,骡子一头跟着一头返回。吴贤介绍说,骡子力气大,一次背200公斤不成问题。最近生意还不错,几乎每天都能揽到活。现在接的活是按月算工资,每头骡子赚2500元,4头骡子一共可赚上1万元。
据了解,在信丰像吴贤这样用骡队揽搬运活的外地人有不少,目前约有200多头骡子活跃在该县深山搬运一线。对于初冬萧瑟寂寞的山林来说,骡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吴冬玲 朱建文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