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21日
本报新余讯(记者徐国平 通讯员彭小秋、姚中国)初冬时节,记者走进新余市渝水区罗坊镇坑下村民小组,只见一幢占地面积120平方米、单层砖混结构的新建住房格外抢眼。经打听,这是由区、镇两级政府出资7万元、特意为本村一女户简礼贤夫妇建造的。据悉,新余市已先后为57户计生家庭新建、77户计生家庭维修改造了住房,而投入的370余万元资金全部是奖励补贴的,住户不用花一分钱。新余市以“通过10年努力实现人均期望寿命80岁”为目标,以增强家庭发展能力为主线,整合民生资源,实施六大工程,全力推进“幸福家庭”创建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市民家庭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新余市是我省唯一被列为全国32个创建幸福家庭活动试点城市。市委市政府深刻认识到,只有家庭和谐幸福才会有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只有增强家庭的发展能力才能促进全市的经济社会繁荣。近年来,该市将可用财力向民生领域倾斜,实施了婚育道德、健康促进、致富帮扶、养老保障、牵手服务、社会关爱等六大工程,不断提高社会家庭的幸福指数。搭建新型生育文化载体,充分利用文化下乡活动平台,在农家书屋中建立生育文化阅览室370个,把新型生育文化宣传融入广场文艺晚会和乡村民间文艺演出,使新一代青年对新型生育文化认知度达到100%;实施免费婚检、免费补服叶酸和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三个项目,全市生殖健康检查近50余万人次,缺陷干预落实率达90%以上。为提高家庭发展能力,该市优先免费培训了12万个计生家庭成员,各涉农部门把优惠扶持政策向计生家庭集中倾斜,已带动7250户计生家庭增加经济收入,把1200多户家庭培养成种养专业户,帮助2万多户计生家庭走上致富路。不断完善计生家庭养老保障体系,鼓励支持发展绿色种养项目,已造林6300余亩,惠及计生家庭3263户,补助金额达262.65万元;将130多名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和无人照料的计生家庭老人纳入“机构养老”对象,1.44万人享受新农保政策;帮助258名农村贫困计生子女圆了大学梦、4798名留守儿童重返校园。
新余市还不断整合民生资源,形成创建幸福家庭的强大合力。近年来,累计投入财政性资金92.4亿元,集中为民办实事300余件。全市就业率达96.4%,养老金支付率和社会化发放率均达100%,在全省率先向80岁及以上老人发放高龄补贴,率先实行农村低保制度;累计新建廉租房4273套、经济适用房32.9万平方米,改造城市棚户区50.8万平方米,新型合作医疗和社区卫生服务实现全覆盖,在农村构建了15分钟医疗服务圈;率先在全省推行“幼儿进园、小学进镇、中学进城”,城镇小区健身器材配置率达100%,25%以上的行政村兴建了农民体育健身场所;组织全市公职人员近2.2万人结对帮联家庭16.5万户,为近1.3万户困难家庭提供临时帮扶资金41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