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朱宝琛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19日
中国证监会有关负责人18日表示,将以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为中心,以上市公司真实透明为目标,加大改革和完善发行监管的力度。
“近几年来,市场各方广泛热议的问题之一,是创业板市场的高市盈率发行新股,伴随着募集资金较多和‘破发’,这一必然现象备受关注,对此,各类市场主体有不同的应对和反应。”负责人说。
据悉,针对市场各方的建言献策,近几年中国证监会以此为题,业界组织了多次研讨。“通过这些研究论证,我们认为,导致高价发行、募集资金较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发行体制不完善,市场机制不健全,也与投资文化和氛围不理性,不重视风险揭示,盲目炒作有较大关系。”负责人说。
与此同时,负责人表示,改革发行监管体制,需要付出持续努力。近几年证监会深入研究,分清重点,有力有序地加以完善。对承销、定价,一方面规范询价和定价的程序、行为,另一方面强化市场约束机制。对发行审核,除了不断提升审核水平外,特别加强了中介机构职责,建立了中介工作的问核程序。对发行环节发现的问题,加大了查处力度。对发行监管全过程加大风险提示,努力提升透明度、提升可预测性等。
“这些工作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负责人说。他介绍,从去年四季度以来,创业板发行市盈率逐季下降。据统计,2010年第四季度,创业板平均发行市盈率为90.56倍,2011年前三个季度逐步下降为73.88、44.18、39.91倍,还出现了募集资金低于预期的情况。
“作为监管机构,我们难以给出市盈率的合理标准,但从这个趋势看,盲目炒作明显降温。”负责人说,下一步,中国证监会将以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为中心,以上市公司真实透明为目标,加大改革和完善发行监管的力度。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