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江网-信息日报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16日
“不少农产品价格与最高时相比明显下跌,现在每次买菜时支出有所减少,压力也小了些。”近日,记者采访中,有市民如此说道。江西调查总队近日公布的物价数据显示,10月份,江西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涨幅回落至5.3%,自7月冲至年内新高后调头向下,已持续3个月走低。在CPI的构成中,食品类占的比重大,10月份5.3%的涨幅食品贡献近七成。
CPI调头,居民的感受如何?大蒜、生姜、绿豆等曾经的牛菜是否还“蒜你狠”、“豆你玩”?经营户在部分蔬菜的牛熊转换中,又有什么样的感受……对此,记者进行了系列采访。
![]() |
大蒜“失蒜”,部分蒜商货物积压
![]() |
部分水果也堆积如山。记者秦谦摄
现象
现在买一次菜可省五至七元
“猪肉、鱼、水果、小青菜、大白菜等的价格与今年最高时相比,确实降了许多,但大米、食用油等的价格没有下降,好点的大米每斤都在3元左右或更高,但也没再明显上涨。现在去超市买一次菜,总体上要比价格最高时省几元钱。有时超市推出一些特价菜,赶早去还可以多省点。”11月14日,在南昌市叠山路上,市民王女士告诉记者。
市民王女士简单算了笔账,14日她买了1.2斤五花肉、两根排骨、1斤小青菜、两斤白萝卜、0.5斤辣椒、1元的葱和蒜,以及5斤苹果和橘子。五花肉、排骨、小青菜、白萝卜、苹果每斤的价格分别为12.98元、17元、1.4元、0.6元、3.98元,而这些东西今年最贵时,价格分别达15.28元、20元、2.5元、6.5元。
从王女士打印的购物单上,14日她买菜共花了45.9元。若按在今年最高价时买这些物品,要花53元左右。“菜价较高时,会比较农贸市场和超市的价格再买,目前就主要在超市买了。以在超市买为例,与蔬果价格较高时比,11月初以来每次买菜大概可少花5~7元。”王女士称。
“1元菜”重出江湖
记者在南昌部分超市调查时注意到,曾消失几个月的“1元菜”又重新登场。如,黄芽白、包菜、白萝卜等标价都在1元下方。不过,桶装食用油自今年8月上调后,虽没再涨,但也没下降。其他的大米、面粉、面条等的价格也比较坚挺,处于高位趋稳的态势。
大蒜“失蒜” 姜陷“姜局”
在农产品整体持续上涨的过程中,出现部分涨幅过大的蔬菜,犹如股市里的妖股。去年初以来,大蒜、绿豆、生姜、土豆等农产品堪称农产品牛市中的“妖菜”,不少翻了好几倍。那这些农产品近况如何?
15日,在南昌(深圳)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大蒜经营户邓先生告诉记者,他所卖的蒜子产自山东,目前每斤批发价1.5元~1.8元,而去年最贵时达六七元。蒜是一种消费比较稳定的食品,价高与价低时销量相差不大。去年蒜价不断走高,每车蒜基本上可以稳赚上万元,有时运气好点可赚2万元左右。不过,蒜在冲高回落过程中,不少蒜商博蒜价反弹,遭遇一定的损失。目前蒜价比较低迷,销量又不能明显上升,所获取的利润就十分有限。
与大蒜一样,生姜也玩起了“过山车”。南昌(深圳)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生姜经营户告诉记者,姜最贵时批发价卖到每斤7元左右,从来没有卖过这么高的价格。看到姜有利可图,产地种植量大增,当前进入收获上市的季节,在南昌的批发价也就每斤1.5元~2元。供应量的上升,姜价陷入低迷状态。由于运输、人工等费用比去年高,生姜陷“姜局”后利润微薄,有时甚至出现亏损。
与此同时,除姜、蒜以外,去年的黑豆、黄豆、黑米、薏米等杂粮也竞相涨价,几乎都翻了倍。不过,记者近日在采访中注意到,与曾经的高价相比,杂粮价出现较大幅度下降,不少品种几乎被“腰斩”。
大白菜运费贵过菜价
在近日的调查中,记者注意到,大白菜在超市的零售价为0.6~0.7元/斤。而据江西省农业厅市场处监测,今年初大白菜批发价为0.25元/斤,7月初涨至1.07元,涨了3倍,是今年所有被监测农产品中价格涨幅最大的,已不再是“白菜价”。
15日,南昌(深圳)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监测数据显示,大白菜最高批发价为0.28元/斤,最低为0.25元,跌回了年初的价格水平。“产地收购价0.08元~0.1元/斤,而每斤的运费达0.15元,加上人工、店面等其他费用,最近进的三车白菜基本都亏本出售,每车亏了3000元~5000元,卖完这车菜缓一下,再这样亏下去,上半年赚的钱都会倒贴进去。”某白菜经营户一边招揽客户,一边无奈地对记者说到,今年的白菜价大起大落,生意好难做。
探因
物价调控见成效
专家称,与全国形势一致,我省CPI自8月份以来调头向下,显示出国家及我省采取的物价综合调控政策见成效,使得物价上行的趋势得以初步遏制,物价上涨给居民生活带来的压力有所减轻。而部分农产品价格“过山车”式地上扬,与生产的无计划性等因素有关。
逐利效应致价格起伏
南昌(深圳)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其中每日的一项任务是登记各类农产品价格,然后输入网络,供农业、价格监测等部门参考。该市场负责农产品价格整理的周先生告诉记者,他从事这项工作已20余年,见证了每一种农产品价格的大起大落。比较直接的是,农产品中蔬菜的价格变化较大,与每天的到货量有关。某种蔬菜到货量少,即使是丰收季节,也会出现大幅上涨,反之则下跌。另外,蔬菜价格随天气变化,尤其在冬季的变化最大。
周先生认为,每一次农产品的涨跌轮换,与种植户无计划和大幅逐利效应有关。当某一种农产品价格今年大幅上涨时,就会有大量农户跟风种植,供应量因此大增,这样就会导致来年这种农产品价格下跌;而一旦某种农产品价格过于低迷,致使种植户普遍亏损,就会有弃种现象,这又使得来年这种农产品价格大幅上升。无计划和逐利效应成为农产品市场的通病,一直以来改观不大。
预测
居民菜篮子负担还会减轻
食品类价格的下降,是拉动CPI下跌的主要因素,那目前部分农产品价格下降是否意味着居民菜篮子负担已明显减轻呢?江西调查总队近日公布10月份的物价数据显示,食品类价格上涨11.3%。从这些食品的价格与去年同月相比可以看出,仍有较高的涨幅,意味着居民菜篮子减轻的程度还有限,食品支出的压力还较大。江西调查总队有关人士分析,物价的涨跌有其周期性,CPI调头向下后会有个持续过程。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江西与全国一样,农业生产形势良好,早稻增产,秋粮丰收已成定局,预计全年全省粮食总产可达407.6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同时,生猪生产形势好转,花生、油菜籽等也丰收,使得主要农产品供给量在加大,预示着居民菜篮子负担还会进一步减轻。
■记者秦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