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赣州民生频道>> 赣州社会新闻 >> 正文内容

舍小家为大家 瑞金市叶坪乡叶坪村村民四次搬迁记

来源: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04日

    作为“共和国第一村”的瑞金市叶坪乡叶坪村有着光荣的历史,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这里向世界宣告成立;“一苏大”在谢氏宗祠召开;毛主席的称呼从这里叫响;简朴的红军检阅台见证了工农红军战士的铿锵步伐……在这里,80年,四次搬迁,叶坪人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舍小家为大家的崇高情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发扬属于叶坪人的光荣传统……

——题记

舍小家为大家

——瑞金市叶坪乡叶坪村村民四次搬迁记

□曾美昌 曾睿 记者温居林 文/图

叶坪新村

 
  为配合苏维埃大道的改扩建工程,叶坪村民进行了第四次搬迁。

   近日,记者慕名来到素有“共和国第一村”美誉的瑞金市叶坪乡叶坪村。

  走进叶坪新村,那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小洋楼,在阳光下格外醒目;房前屋后,桂花树、香樟、杨树等各色花木,错落有致;村中的小广场上,三三两两的大人带着孩子们在休闲玩耍,备感温馨。

  “这个新村的居民大多都是上世纪80年代从叶坪旧址群内迁出来的,他们有着舍小家为大家的光荣传统。”叶坪乡武装部副部长、文化站站长杨青山感慨地说,“80年来,叶坪村民为叶坪革命旧址群的保护和扩建,舍小家为大家,全村几代人举家搬迁了多次,最多的历经四次。”

  ■第一次搬迁

  为工农红色政权腾出办公场所

  1931年9月,根据当时形势的需要,中共苏区中央局和红一方面军总部迁驻叶坪村。谢氏宗祠周边的40多户村民,主动让出自己的住房,搬迁到周边村落安家,给即将诞生的工农红色政权腾出办公场所。

  今年106岁的曾守琚当年曾是村民搬迁工作组的成员。他回忆说:“大家热情很高,都把红军当自己的亲人,村民都以红军领导、红军战士能住进自己的家为光荣。”

  据曾守琚回忆,当年,叶坪村40多户、200多名居民,或投奔亲朋或寄居好友家中,在村民搬迁工作组的帮助下,几天之内就迅速举家搬离了自己的祖居,并在周边村落安顿下来。叶坪村民对红军的无私支持得到红军领导的高度赞扬。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北上,开始长征。国民党陈诚部队攻进瑞金城,开始对红色政权存在的印记实行大摧毁。当年搬离家园的40多户叶坪村民毅然冒着被杀头的危险,连夜举家返迁回自己的老家。

  “叶坪景区红军广场红军烈士纪念塔上的‘烈’字,就是当年的返迁村民谢大娘在纪念塔被炸的当天夜里偷偷搬到自家的牛栏里藏起来的,这个‘烈’字也是塔身上唯一的当年真迹。”叶坪景区讲解员刘威介绍说。

  叶坪村民就是这样拿自己的生命当掩护,护下了红军在叶坪的印记,给今天的“红都”儿女护下了一笔宝贵财富。

  ■第二次搬迁

  为保护叶坪旧址群举家搬迁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没有忘记革命老区,没有忘记对革命作出卓越贡献的老区人民。

  1961年3月4日,叶坪旧址群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响应国家号召,保护国家级重要文物,保护革命旧居,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谢益锦只说了一句话:“搬迁是为了公家,是为我们叶坪村的未来,叶坪村民应像当年支持红军一样毫无怨言,全心全意。”谢氏宗祠50米内的70多户村民便再次举家搬迁,在相距旧址群不远的南面和西面,新建立起两个小村落。

  “谢益锦铿锵有力的话语很具有时代性。”杨青山介绍说,“那时还是大集体、吃大锅饭的年代,村民的集体荣誉感很强,村民一听说是为保护国家级重要文物,保护革命旧居,热情都很高。有村支书的动员,搬迁很快就顺利完成了。”

  ■第三次搬迁

  扩建让百余户村民再次搬迁

  1981年,叶坪旧址的地位愈加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扩建旧址被提上日程,谢氏宗祠外围百米内的居民被要求整体搬迁。百余户村民又进行了一次搬迁。他们为红色教育基地、爱国教育基地的建立牺牲了自己的老家园。

  说起1981年的搬迁,现年63岁的谢成富深有感触。他坦言:“当初,其实我们也很难接受搬迁的事实,因为对老宅毕竟是有感情的,而且上世纪80年代建栋新宅是件不容易的事,但是,我们无怨无悔地响应政府保护旧居旧址的号召,举家搬迁。”

  谢成富告诉记者,后来他才体会到搬迁出来也不是坏事。进入21世纪,随着红色旅游的大发展,叶坪许多村民凭借地域优势办起了“红军餐馆”、百货店、纪念品小店等实体,吃起“红色旅游饭”。叶坪村与革命旧居旧址逐渐连为一体,成为省、市的红色旅游名村,村民人均年纯收入近5800元。

  2009年,政府出资200多万元帮助改建了今天的叶坪新村。房屋统一规划设计,配套完善了道路、文化体育等相关设施,村民家家住进了小洋楼。同时,叶坪建起了一流的村级敬老院和村希望小学,新农合覆盖率达98.3%……叶坪村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质的提高。

  叶坪村民无不感慨地说:“国家没有忘记我们叶坪人的贡献。”

  ■第四次搬迁

  识大局支持红色旅游产业发展

  今年7月,从瑞金城区直通叶坪景区的苏维埃大道改扩建工程破土动工,沿线47户叶坪村民再一次被列入搬迁范围。叶坪村人又一次发扬舍小家为大家的光荣传统,为瑞金红色旅游事业的发展牺牲自己的家园。

  近几年,全国红色旅游迅速升温,高速发展。瑞金的红色旅游也顺势发展,旅游产业成长为一项支柱产业。据瑞金市旅游局统计,今年1月至9月,该市接待游客200.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2亿元,同比增长均在50%以上。

  “今年7月,瑞金新一届市委、市政府通过充分调研认识到,当前叶坪革命旧址群景区的规模和配套设施,严重制约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壮大,将扩建和完善叶坪景区规模以及配套设施纳入‘十二五’发展规划,举全市之力,倾力扶持发展红色旅游产业成为瑞金干群的共识。”瑞金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林星说。

  2003年初,谢火生在叶坪景区对面的国道边建起了一栋两层高的砖混楼房,还开了个副食店,因为景区在边上,生意很不错。这次修建苏维埃大道,他家是47户叶坪村搬迁户之一,也是最早签订拆迁安置协议的。

  谢火生告诉记者:“面临搬迁,我们心里也很难过,但是我们明白将叶坪景区建设得更好,受益最多的还是我们叶坪人,我们应该向我们的前辈一样发扬舍小家为大家的传统,全心全意支持景区建设。”

  谢火生还告诉记者,叶坪村人对这次搬迁,早有心理准备。游客拥挤,汽车没地方停放的火爆景象他们看得太多了,景区扩建成为他们闲聊最多的话题,而景区要扩建,他们必然要面临搬迁。

  “叶坪人就像当年支持红军一样支持苏维埃大道建设,我们上门做工作,谈的都是搬迁细节和合理要求。”说起叶坪村民,很多参与拆迁安置的干部都向记者发出这样的感慨。

  “正因为有叶坪村人的积极支持配合、带领,苏维埃大道的征地拆迁安置工作才能在30天内顺利完成。”叶坪乡宣传委员黄娜如是说。

  当前,苏维埃大道搬迁安置点已经开始规划兴建。根据规划,47户叶坪村民将与沿线其他搬迁户生活在新规划组建的苏维埃社区。

来源: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曾美昌 曾睿 记者温居林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