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18日
本报讯(记者张绪鸿 通讯员万辉明 实习生杨红)当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来临,南昌县的新城规划和建设将有何亮点,昌南将在南昌大都市圈中如何找到新定位?“总体发展定位是江西省的主要制造业和物流业基地。”10月17日,南昌县城市规划局总工程师徐秋菊告诉记者,这是基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南昌市山江湖战略推出之后的选择,总体要求是建设一座工业物流城、宜居公园城、生态示范城。
根据南昌县新城总体规划,总面积为294平方公里,其中莲塘区域130平方公里、向塘区域164公里。经过近十年发展,新城已建成区面积68平方公里,城区人口43万,城镇化率近50%,南昌市“次中心城”初具规模,并为下一步发展预留足够空间。
昌南组团方案为南昌县新城发展指明方向,但南隔堤仍然是横亘在南昌市区和南昌县之间的一道屏障。一路之隔,省城和县城的差别明显,两侧互相制约。
面对昌南组团内莲塘镇、小蓝经济开发区、昌南新城、银三角、向塘镇五大功能片区各自独立的现状,南昌县去年和今年集中开工启动30多个城市基建项目,并拆除银三角收费站,实现了组团内各片区之间的快速高效通行。
南昌县显然还不满足于这一点,在他们的积极争取和努力下,今年9月30日,南昌市规划部门公布了昌南大道的道路交通详细规划,并向社会征求意见。
这条道路规划让很多南昌县人喜出望外,昌南大道长约14.5公里,道宽70米,是南昌城市干线快速路,将在昌南大道修建10个立体交通枢纽,而在此之前,南昌市区到南昌县只能通过105国道和迎宾大道两条道路。
“这意味着南昌县新城将真正成为大南昌都市圈的一部分。”徐秋菊说,破除交通瓶颈对于南昌县的意义将是历史性的。
除加快交通上与南昌大都市圈的对接,南昌县对于新城的自身建设也提出很多新要求。对昌南新城等趋于成熟的城区提出了优化规划、提升品质和完善功能的要求。
对于不符合大城市要求的规划,南昌县要求进行优化提升,强化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在教育、卫生、交通和文体等领域进行重新摸底规划,全面推进。对市容市貌也提出“穿衣戴帽”要求,对于违章建筑要坚决清理拆除。
新城的发展壮大要依靠产业来支撑。17日,记者在向塘开发区管委会采访时,杨绍全副主任告诉记者,向塘铁路公路5600亩物流基地建设正在有条不紊地推开,南昌县和南昌铁路局已经就南昌火车站南昌南货场搬迁至向塘物流基地达成意向,目前正在加速争取立项开工建设。
在南昌县新城小蓝经开区,这里的决策者觉得现有15.6平方公里的范围已“施展不开拳脚”,向上级争取向东向南延伸10平方公里面积,以备更多更大的企业进入。
记者还了解到,南昌市政府日前已经就南昌县和市区一体化规划开展调研和规划,重点包括昌南新城与朝阳新城、莲塘与青云谱梅湖的道路、排水、排污系统无缝对接,重点推进南高路南段改造、迎富大道等连接东西、沟通南北的主干道建设,将公共设施优先布局在新城区,早日把昌南建设成生态宜居的现代化综合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