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宏观经济 >> 正文内容

港交所拟与六交易所对挂期指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忻尚伦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18日

    李小加:预期明年上半年可推出相关产品,冀望沪深交易所未来能参与

  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港交所,00388.HK)行政总裁李小加昨日表示,金砖五国七家交易所上周组成的联盟,其第一阶段的合作将是各自的指数期货在其他交易市场挂牌。李小加称,预期明年上半年可推出相关产品。

  以本地货币结算

  李小加透露,指数期货的互相挂牌会以各交易所的本地货币结算。而各家交易所将从交叉上市产品的交易和清算费中获得收入。

  李小加表示,希望可以在明年6月前推出这一产品。但他并未透露首批挂牌的会是哪些交易所的指数产品。

  李小加指出,金砖五国是全球商品市场上最大的供应及消费者,因此也希望可在商品方面有更多合作发展,并预期上述产品会带来很大的成交量。

  李小加是在昨日港交所与哈萨克斯坦交易所签订合作备忘录之后,透露以上消息的。李小加还表示,在首阶段的合作后,七家交易所将共同拓展衍生产品平台。此外,港交所消息透露,各交易所未来将尝试在多个资产类别和服务方面展开合作。

  港交所执行总监兼市场发展科主管罗力还在同一场合表示,未来将会与其他国家签订更多合作备忘录,同样先推出股票指数等产品,然后再扩展至商品市场。

  哈萨克斯坦交易所提供包括农业、能源及金属等实物及衍生产品交易,为哈萨克斯坦重要的商品交易所。

  上周在国际证券交易所联会于约翰内斯堡举行的第51届周年大会上,新兴市场集团金砖市场(BRICS)的七家交易所共同宣布了这项合作计划。当时,金砖市场交易所还表示,在指数期货互相挂牌后,这一联盟未来还会开发追踪金砖市场表现的金融产品。

  七家交易所包括巴西证券期货交易所、香港交易所、俄罗斯莫斯科银行外汇交易所、南非约翰内斯堡证券交易所、印度孟买证券交易所与印度国家证券交易所。

  TSF将于本月推出

  港交所资料显示,截至今年6月,金砖市场交易所合占全球所有交易所上市衍生产品合约总成交量逾18%。同时,目前参与联盟的七家交易所合计的上市市场总值达9.02万亿美元

  值得关注的是,在10月12日金砖市场交易所宣布联盟成立当天,李小加表示,正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磋商,这两个证交所可在推出股票外的其他产品后加入联盟。金砖地区事实上已成为大宗商品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但尚未获得应有的份额。

  但是,目前A股股票市场的两大交易所——上海和深圳交易所上市的品种中并没有股指期货产品,A股的股指期货由单独成立的中金所推出并运作。

  然而,这并不妨碍港深沪三地证券交易所自下而上推动的联合与竞争。

  深圳证券交易所昨日宣布,将从本月24日起正式实施《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直通车试点业务指引》,即深交所将对符合资格的上市公司实施部分公告“先披露后审核”的信息披露方式,“直通披露”公告包括业绩快报、股权变动、董事会决议、非重大交易等。此举措已与港交所现行的信披制度接轨。

  除了港深沪三地交易所的联动之外,李小加还表示,有关人证港币交易通(TSF)可于本月推出,其ETF产品也希望能在年内推出(编注:所谓人证港币交易通,是在香港交易市场专设一个备用的资金池,当香港的人民币不够用时,港元持有者可通过该备用资金池在交易市场直接购买人民币证券)。TSF是为了给在港发行人民币计价证券提供资金池。

  收紧场外衍生市场监管

  全球交易所的互动越来越频繁,旨在抱团抵抗外力的同时,其内生性的风控诉求也进一步提高。加入金砖市场联盟后,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与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香港证监会)发表联合咨询文件,提出有关香港场外衍生工具市场监管制度的建议。

  金管局副总裁余伟文表示:“建议的监管制度旨在提高场外衍生工具市场的整体透明度、减轻市场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全面地降低金融系统的系统性风险,以配合二十国集团的承诺目标。”

  金管局及证监会意识到,与其他主要市场比较,香港的场外衍生工具市场规模相对细小,而这类市场实际上是全球一体化的,因此当局的目标是制定一套与国际标准看齐,而又能兼顾本港的市场状况及特点的制度。

  香港证监会行政总裁欧达礼先生(Mr Ashley Alder)指出:“基于场外衍生工具市场的跨境性质,全球必须合作制定国际标准。香港不可能带头推动改革措施,但会继续与各国协调合作,以处理若干主要范畴的改革工作。”

  在新制度中,金管局将负责监察及规管认可机构的场外衍生工具活动,而证监会将负责监管并非为认可机构的其他人士所进行的同类活动。市场应向金管局设立的交易数据储存库汇报场外衍生工具交易数据,初期只适用于某些利率掉期及不交收远期外汇合约,今后有可能扩大至股票衍生等及其他利率衍生工具。

分享:

来源:东方早报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